第699章 不语:前夕
公孙杜宇是离开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行军已至长安附近,即将与天师道迎面相遇。
有僚属上前询问:
“将军,要回去吗?”
公孙杜宇回头向西北方望了一眼。
“不了。既然宣王殿下责令我们尽快回蜀,西北之地最好不要逗留。我们手握重兵,如今又有义宁长公主的诰命在关中广为流传。如果我们盘桓西北,少不了有些人会怀疑我们的用心,到时候我们与宣王之间生出嫌隙,就是大大的不利了。”
“那……”
田子安新丧,西北不要了?
僚属迟疑的片刻,公孙杜宇纵马向前。
“放心吧,那两个人,一定还有后手的。”
后手谈不上,李若昭确实是早有准备。飞鸽至西北萧关之外,书信送至一直跟在凉王身侧的胡义恭手上。
共两封,一封转呈凉王,李世默起草,请凉王入关回泾州主持大局。
还有一封是留给胡义恭自己的,却是出自李若昭的笔下,言辞很是恳切——
“如时机合适,若昭拜请胡大哥前往安邑坊宣王府藏书楼,将宣王万卷藏书运出长安。如难成行,务必护好自身周全为上。若昭顿首拜谢。”
胡义恭没说话,把这封书信仔仔细细地贴身收好。
按原先的打算,公孙杜宇撤出泾州,凉王入关主持西北军大局,以防万一,再由秦岭发出一封密令使田子安俯首听命。
不过,既然田子安死于军中暴乱,事情反而简单了,凉王以其在西北无上的军威暂时震慑住了西北的一众宵小。
六月十二日,密信入秦岭,凉王说,解决了。
自秦岭云山而来的密令随即出发,以凉王为泾原节度使,随时准备自西北反攻进长安。送信的使者是——
凉王之子李世诚。
“我以为三哥你会派我去的呢?”
密令发出之后,李世谚就找了个由头赖在李世默的书房里,坐在茶几边百无聊赖东摸摸西摸摸。
李世默起身去布茶,从东里间取出一套尚有温意的茶具,炉中茶叶末还飘着极浅的香。他在茶几边安置好,回头笑着抛下一句话。
“怎么说?”
“三哥你想啊……首先声明,我绝对没有挑拨离间的意思,是我跟三哥亲近才实话实说的。”
李世默满沏一杯茶,推到李世谚面前,准备听这小孩儿的长篇大论。
“凉王叔和世诚哥是父子吧,你让他们父子同上阵本来是一段佳话,但父子同在外掌重兵,怎么想也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我听我母妃说,你们,不是最擅长,那个……分权制衡的嘛?”
提到不知所踪的萧贵妃,李世谚明显丧气了些许。
“你啊……”
李世默戳了戳他的脑门。
“凉王自去年流落关外,如今好不容易回来了,合该让他们父子团聚。如果连这点人之常情都顾及不上,那我又有何颜面当你们的兄长?倒是你——
“是你自己满脑子都想着上战场,没被派去不高兴,然后就瞎琢磨由头说服自己,世诚比你更适合去泾州。结果没琢磨明白把自己绕进去了。”
李世谚搔搔脑袋,咧开嘴露出一对白净的小虎牙。
手边的茶汤沸了,李世默一边弯腰侍弄茶水,一边和李世谚闲话,煮沸过两次的茶汤泛起一层焦黄色。
“不是没给你安排上战场的活计,过段时间吧,会有重要的任务给你的。”
李世谚在自家三哥的书房里打量,目光不意扫过东内间,两扇虚掩的门扉后还拉了一道纱帘,像是浅粉色的,隐约能看见纱帘后影影绰绰坐着一个人影。
轮椅,似乎在扶案做些什么。
李世谚脑子飞速旋转,在李世默还未将新沏的茶水满上时,立刻无比乖巧地站了起来,眼神还止不住偷偷打量纱帘那头的人影,又勉强把自己的目光固定在面前的李世默身上。
“三哥还有事要忙吧,刚刚是我没眼力见,那我不打扰啦。”
李世谚逃也似的从李世默的书房里溜出来,飞快合上门,还不放心地压了压书房的门板。
“终于觉得世谚还像是个孩子,前些日子萧贵妃失去消息的事压得他沉闷了好多。”
送走了突然杀将而至的弟弟,李世默又拎着茶炉回到了东里间。虚掩的门扉之后,确实是正在扶案忙碌李若昭。
紫檀木桌上摊开了一张硕大的牛皮地图,是李世默最近少见的大唐全境图。李若昭正顺着图上弯曲的山川河流来回摸索,右手边摊着一把五颜六色的画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