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动摇-第2/3页





        “请皇上三思。”

        黄庸和黄忠燕不由为之气结:嘿,我去,这些老家伙,根本什么都不懂,抬杠一个个的倒是挺有道理,偏还附和者众。

        而且,一个个所说的话,乍一听上去,别提多有道理了。

        再看皇帝,刚开始的时候,明明是觉得黄忠燕说的有道理的,可这会儿,听了这些文官的言论之后,反而觉得,他们这些文官说的也甚是有理了。

        说到底,今天燕皇之所以将众人召集了过来,能有今天这场辩论,不过就是因为一个白一弦。

        是因为回棘要来,就这么一个消息而已。

        至于其他的任何证据,都没有。什么楚国有了新的阴谋诡计,要动手了。什么回棘提前得到了楚国那边的消息,因此是来谈判的了。

        这些证据,都没有,一切的一切,都仅仅是通过,回棘要来两位王子这个消息判断出来的。

        皇帝设立朝臣,每日上朝为商议朝政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吗,他也不可能只凭谁谁的一面之词,然后自己主观臆断,就贸然去决定这件事。

        一定要听一下所有肱股之臣的意见,综合评判,最后做出对国家最有利的决断。

        皇帝是人,不是神,他自然也会偏听偏信的动摇。

        而此刻,在听到这些文官的说辞后,皇帝心中的天平已经渐渐的向着郑大人他们偏了过去。

        皇帝心道莫非自己当真是太过高看白一弦那小子了?也是,他毕竟是才十**。

        就算以前表现的厉害了点,也不过是小打小闹的阴谋诡计罢了。

        上升到两国交战的高度,他能懂什么呢?自己居然就真的听信了那小子的一面之词……莫非自己也是老糊涂了?

        此时跟郑大人一伙的魏大人又说道:“皇上,若是两国交战,必定会消耗国库库银,损耗国力,将士们战死沙场,百姓民不聊生。

        到时候,如何向百姓们交代?难道要告诉他们,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源头仅仅只是一个不靠谱的猜测吗?

        到时候,百姓会如何想?我们,又要如何安抚暴怒的百姓?”

        这句话可诛心了,他这句话就这么一说,皇帝立即就将心全偏了过去,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过于鲁莽了,不该偏听偏信一个毛头小子的话。

        一切,还是得跟郑大人他们所言的那般,等回棘的人到了,表明了态度和目的,等一切都明朗了的时候,再做决定不迟。

        果然,这等军国大事,还是得靠自己的这些肱股之臣啊。

        听了这位大人的话,连左庆元,和赵永昌两位尚书都沉默了下来。

        皇帝便说道:“既如此,那此事便不必再议,一切都等回棘的人来了以后再说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