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燕王周瑀-第2/3页





    周瑀早就知道,这些年没人敢再反对周汝康求仙访道,越发的自在了,以至于很长时间不上早朝,当皇帝当成这样,真不知道应该怎样评判。周瑀自嘲道:“我一个游离在朝廷之外的人,哪管得了这么多。天色也不早了,冉冉还等着我呢,有时间再聊吧。”

    辞别了江逸臣,周瑀在玉清观门前等了半天,终于见到了他的父皇周汝康。现在的周汝康没有一丝帝王气息,一身道袍撒发着呛人的香火味。周瑀强忍着心中的不快,行叩拜大礼。周汝康俯视着脚下的儿子,压着心火教训了两句,说:“你就暂且在京城住一个月吧,等过了你母妃的忌日,朕就要清理玉珞宫了。”

    这明摆是想抹除端妃所有生活的痕迹,断了周瑀的念想,但周瑀已经不在意了,如此凉薄又昏庸的君主,他是懒得多看一眼的。多年的风沙羁旅生活,不仅磨平了他对朝廷的所有幻想,也打消了他和周汝康的父子之情。

    周瑀没有一刻耽搁,去后宫接上周冉,一起拜祭端妃。跪在玉珞宫门口,多年的酸楚和遗憾终于清泉一般涌上心头,铁打的汉子难忍滚烫的泪水。他的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呼唤道:“母妃,孩儿回来看您了……”

    周冉跪在一旁,泣不成声。

    第二日早朝,皇上难得露了个脸。户部尚书再次启奏,今年黄河中游雨水充足,导致下游又有泛滥的迹象,宜早做准备。

    众所周知,治理黄河水患是个肥差,朝廷几十万两的拨款落到地方就只剩下十几万两银子了,白花花的银子都流进了各层官员的腰包。太子和楚王又在派谁治灾问题上争了个面红耳赤:太子举荐的是户部侍郎左大人,楚王举荐的是龙图阁学士萧大人。最后皇上被吵的头晕,干脆找了个折中的办法,将两个人一同派去治灾。

    下了朝,周汝康继续投入到炼丹的工作中去,众位大人也各回任上。姬婴自从上任以来第一次上朝,没想到见到的是这样的场面,心里落差极大。她一步一叹气地走出大殿。

    江逸臣猫在姬婴身后,趁她不防备,朝她肩上拍了一下,姬婴向后看,正对上江逸臣坏笑的脸。

    “小小年纪,怎么唉声叹气的?”江逸臣问。

    姬婴整了整朝服,说:“没什么。”

    “你又不是没见过太子和楚王吵架,怎么还是这么失落?”

    “太子和楚王的争执我自然是没有办法的,只是……”

    “只是担心灾区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姬婴一个激灵,忙示意他禁声。她四下看了一下,觉得没人听见江逸臣大逆不道的话,责备他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纵然你是郡王,也不能肆意指责皇子啊。再者说,左大人和萧大人都是国之重臣,自会为江山社稷考虑,合力治理水患。”

    “你是在安慰自己吗?”江逸臣继续无法无天地说,“一个是靠裙带关系爬上高位的老纨绔,一个是只会吟诗作对的书呆子,谁像是干实事的人?放眼整个朝堂,谁没有看明白?别人不说,是因为他们臭味相投,我说,是因为我就是看不惯!”

    “你……”

    “说得好!”大门一侧,周瑀鼓着掌走过来。

    “燕王表哥!”江逸臣招呼。

    燕王周瑀?那个冰块儿?姬婴想起小时候那个总是在姬家一本正经进学的男孩子就感觉头皮发麻。她记得,这个家伙有一张表情稀有的脸。

    按照姬婴的期待,周瑀应该是个威武高大的男人,至少应该留着一把乌黑茂密的胡子,而眼前的这个人则不然。周瑀身材很高挑,比江逸臣还高一些,站在那里,犹如迎风而立的青松。他眉毛厚重,一双眼睛沉稳内敛,鼻梁高挺,嘴唇偏厚,皮肤因为长时间风霜的打磨,并没有世家公子那么白净,却流露出一种自然的健康的美感。他的神情一直很严肃,说话时总会不自觉地蹙眉,让人不敢亲近。

    还是一张冰块儿脸。

    姬婴撩衣下拜,说:“臣刑部侍郎姬婴叩见燕王殿下,殿下千岁!”

    “免礼。”周瑀说。周瑀没想到传说中的新科状元是这个样子的,黑瘦、干瘪、低眉顺目。他想象不到,这个人是怎么救下周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