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第294章-第4/5页
小竹的日常:卧薪尝胆,在伪军与日寇的高压下艰难地完成任务。
索菲娅的日常:玩某美术生治下不被允许的现代艺术,收集古董,听戏赏剧,虐日军特务,参加晚会,收割敌方人头,逗主角团,调教……啊不,教导穷苦出身的女仆识字读书。
与曾是同学的日本美女特务**……啊不,虚与委蛇。
设计炸毁日军秘密基地,捕获、秘密虐杀曾残害自己贴身女仆的日军高层——这部分的情节甚至有点少年汉尼拔的色彩。
顾夜歌感觉编剧设计剧情是估计是这样想的:小竹负责受虐受压迫以激起观众的愤慨,索菲娅负责carry虐渣提供满足感与苏爽感。
作为容克贵族的一员,绝对的阶级受益者,她的思想倾向既不是源于被压迫后的反抗,也不是源于崇高的理想与思想觉悟,而是……无忧无虑的精英学子,在象牙塔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事实上,在政局动荡之前,她确实一直就读于贵族学院。而她的几名同学:赴德留学的世家公子、古怪固执的年轻科学家、身负任务的日本女孩、清高富有的犹太女孩、崇拜中华文化的日本世家子/年轻军官……也都是后续的主要人物之一。
故事到这里似乎都很正常:两个出身、性格、思想都迥异的女孩,最终都走向同一条路,在那个年代,为家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问题是,该片导演裴泠稚,她是个文艺片导演。
还是个相当喜欢剑走偏锋,相当热爱禁忌、同性、边缘等题材的文艺片导演。
她拍出来的片子,根本就不可能像《金陵十三钗》那样走家国情怀,把主题放到大时代上去。
以顾夜歌看,这个故事如果真要对标,那恐怕更适合的是《小姐》、《蝴蝶君》、《杀死比尔》。
华丽的场景,层出不穷的人物,只为串联出数个古老文明的意象,勾勒出不同民族的幽微特性——又或者说,是在刻意地、精心地,以女性视角,来构造一个属于她的独特时空。
这个看似很正常的故事,在索菲娅的哥哥出场之后,就完全走向了另一个轨道。
初登场,繁丽颓靡的东方剧院,空无一人。
年轻的少将穿过空荡的大堂,贴身剪裁的军装勾勒出极优越的身段,映衬其容貌,那样的视觉冲击力,足以令一些人心颤,甚至恍然间觉得,被这样俊美挺拔的人征服,本就是一种理所当然。
——但她可不这么觉得。
层层帷幕之下,传来古老的吟唱。
华丽悲怆如裂帛。
年轻俊美的军官驻足的那一刻,少女回首。
“liebebruder。”
浓艳婉约的东方妆容,在混血儿的面容上被演绎出了异样的风情。分别了三年的兄妹,在远东的古老剧院中重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