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乱战-第2/3页



  然则当今陛下心在品川,对洛北的变化似乎完全无感。而他急躁的性格自然容易走极端,他闹来闹去,只想反藩王,却从来没有想颠覆政权。

  二王的信巧言善辩,明面上对他夸夸其谈,实则自立为王的意味早已隐藏在字里行间。

  七王大呼上当受骗,自己背上叛变的骂名,又被二王直捣黄龙的计谋所暗算。

  现在则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可笑,如今看来,前些日在十里坡归西的匪首不就是七王此时遭遇的预演?

  因果有循环,差的不过是时间。

  他埋下了一笔债,还没来得及还,就已经成了另一场博弈的盘中之餐。

  此刻的行军大帐之中,没有七王府内那座安静小屋子让他躲藏,让他添伤。有的只有沙场上的真刀真枪,伤兵满营。

  七王忽然陷入迷茫:自己的做法是否真的错了?为何虚伪的三王和二王现在过得越来越顺当,自己苦心经营换来的只有满身的伤?

  “王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八王军队士气正盛,不如我们南撤洛城,择机反攻……”七王的谋士察言观色许久,看着七王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试探着劝诫道。

  七王这次出乎意料的没有硬刚。

  ‘既然大家都玩阴的,那我又何必冲在前面挡枪?’七王脑子并不笨,很快调整了思维方向,吩咐道:“传我命令,大军即刻休整,今夜三更,拔寨移师洛城。”

  七王亲笔给二王爷回了封信,内容颇为“诚恳”:“王兄明鉴,用兵如神,只可惜今日一战我军损失惨重,为了给二王兄争取足够的战略时间,臣弟愿意诱敌深入,拖住八王回师京城。臣弟于洛北遥祝王兄旗开得胜,早日破城。”

  当晚,七王军队悄悄撤退,一口气直接南撤到了罗松江边,江的对岸便是钱国的领土。

  七王打算背水一战,当然撤退途中他早为自己的后路做好打算。能在权力场上角逐,必须有狡兔三窟的方案。钱国接应的兵船早已潜伏在对岸,如果战胜八王,七王则重新入主中原;倘若战败,则乘船逃亡钱国避难。

  只可惜他手下几万兵壮,还在磨刀霍霍,发誓要为七王死战,而那接应的钱国战船,却只能容得下七王身边的几百个人……

  与此同时,北渡口二王军营。

  二王爷看到七王回信后心中暗喜,他害怕七王来信骂他临时改变主意,没有与自己共同去洛北阻击八王。现在看来,自己的七弟还真是一个头脑发热的“钢铁直男”。

  二王之所以这么多年来无人怀疑,并不全是因为他隐忍得好。几位王爷从出生后一起长大,彼此的情报信息更是将对方从心理到生理,从生活到八卦研究个透,之所以他在北渡口如此“折腾”还能不被发现,全然是因为走到现在并非他真心所愿。

  人的本来面目不需要伪装就会让人相信。

  二王本来的打算是就是潜心经营北渡口,为了大睿国的平安,一心守边。

  只是几年之前,突然一位“仙女”下凡,频频授意他天命难违之类的信念。

  他本来还很抵触,但是人很怕超自然的现象给自己使命感,于是在“仙女”的“教唆”之下,他担负起“替天行道”的使命。

  二王第一次见到仙女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当晚二王喝得微醺,北渡口的工程刚刚完成,皇帝陛下特赐美酒佳宴,二王重赏各位有功之臣。

  推杯换盏之后,二王因为喝得有些上头,所以自己出来透透气。本来陪同的人员一直跟在身后,但是二王此时此刻非常想自己静一静,于是将这些人都留在了院内,只自己单身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仲夏之夜,夜晚的玉龙江畔,江水倒映着幽幽河汉。

  二王站在江边,眺望天上明月,感受晚风轻轻拂过自己的脸。

  朦朦胧胧之中,他看到了江上扁舟一叶,舟上亭亭玉立一美人。

  二王揉了揉眼,这炎炎夏日夜晚,滔滔玉龙江中哪里来得一位少女美若天仙?

  他还没来得及细看,那少女飞身跃起,竟然慢慢飘到二王面前。

  美女当前,二王没有任何的紧张和不安,他完全沉醉于对方貌美的容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