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平原大战
那场面真可谓:
“锣鼓喧天,
鞭炮齐鸣,
人山人海……”
要是秦万目睹了这场平原大战的开场仪式,绝对会想起“白云”形容她签售会的场面。
汉泽平原本就一马平川,如今旌旗招展一眼望不到边,这阵势就连久经沙场的八王爷也不由得汗颜。
大睿国的内战,竟然打成了这种规模,遥想品川依然苦战的那些战士,八王爷心中很不是滋味。
“七王叔不在东都城好好守灵,却在洛北省作乱,还要陷害我父王和六王叔与叛乱有关。难道七王叔是忘了当初如何被发配到了东都城?”说话的是三王之子。三王收到八王的求援马上积极响应,但是自己却找个抱病在床的借口,不肯亲自出战。不过为了表示决心,他还是将自己的大儿子送到前线。这位少年大概二十左右岁的模样,生得一副好皮囊,说话作风却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内敛。
大概所有隐忍的一代,都可能憋出一个有些张扬的二代。
八王在场,他这位毛头小子竟然抢先质问起了自己的七王叔来。
八王不免一愣,他万没有料到三王的孩子会“基因突变”,完全不同于三王的表现。
七王也被这小鬼问得脸上一红一白,不免怒声道:“好没礼貌的娃娃,且回家去叫你父王来与我说话!”
那白面小子正欲再回话,八王将手中马鞭一扬,横在那小子身前。这公子哥儿虽然张狂,但是来前一定早被三王爷训话,八王爷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八王接话道:“七王兄,前些日我们把酒言欢,你还是郁郁不得志的感觉,没想到今日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大军统帅。我大睿国危在品川,为何七王兄却在洛北发难,不如七王兄听我一劝,放下兵权,驰援品川,帮陛下解决我大睿国的危难。”
七王爷淡淡一笑:“八弟让我帮陛下解决危难,可真是高看我了。”他回手一指身后的兵马,脸上的笑容忽然消失:“这些兄弟,他们的家人死于战乱,他们的生活遭到破坏,他们有诉求想与陛下谏言,但是都被三王爷控制的人阻挡下来。我何德何能?不过是被陛下看不起而发配守灵的一位王爷,但是我知道这些百姓是水,陛下的江山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若真的有什么阴谋诡计,本应该像老谋深算的三王兄一样躲在幕后!而今天!我之所以来,就是为了这些大睿国的百姓讨说法!因为三王的作威作福,他们的苦得不到申诉,如果我再漠视,那么总有一天,水会变成滔滔洪灾,让舟倾覆!”
七王爷说的慷慨激昂,甚至将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白面小子气的牙痒痒,要不是八王马鞭横在身前,他早就拍马上前,要与七王叔“致师”一场!
八王冷冷一笑:“陛下为人善良,执政这些年来一直与民休息,减税倡廉。出兵品川,也是为了有生之年一解边境之患。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出兵品川不利也让陛下近来常常检讨,觉得自己将很多问题想得太过简单。陛下早就打算与莫尔国议和退兵,但是对方不知道为何突然变得咄咄逼人。形势所迫,才至如此。至于你说民众不满,请愿被三王兄势力阻隔,且不说这事是否证据确凿。就算真有此事,你若真的关心民生,大可以直接上书陛下为民请愿。何至于到了民怨沸腾,起义造反了,才挺身而出?”
八王分析可谓正中要害,洛北省距离品川最近,陛下征召兵役较多。陛下善良,本不想兴兵品川,奈何四王爷的性格总爱帮陛下做抉择。帝王过善,便容易优柔寡断,于是碰到喜欢“管闲事儿”的四王爷,便受影响采纳了他的决断。
只是陛下和四王爷都没有料到这仗竟然打了三次,而且为了谈和,陛下最后这一仗也可算是孤注一掷。如果不挺住这一刻,那么前两次的牺牲就成了无意义的泡沫。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策——陛下不止一次反思当年的抉择。
但是人无完人,更何况在陛下这个位置上,除了要考虑外部的威胁,也要考虑内部这些虎视眈眈的王爷,并且陛下自己还有一个更加重要且不可言说的秘密!而这一切的因果,最终决定了陛下的这个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