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律路被杀-第2/3页
“公主说的是啊,李律路之死时间微妙,而且如此做法断然不会是个人恩怨了。此事处理不当,皇权威严何在,此事不能水落石出,皇权信任度不存,做此事者,不但心狠手辣,也必定是深谋远虑之人。”
“师傅是说,背后之人,一定是为了太玄街北的那个位置?”
师太苦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屠人为寇,屠城为王。只有太玄街北,才会让人如此疯狂!”
公主木然地点点头,转而又疑惑地摇摇头:“徒儿真是想不通,如今本是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何必为了一己私利,使得天下大乱?比起那些平民百姓,这些帝王家的人出生即为人生巅峰,何苦非要追求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师太缓缓睁开眼睛,望着雕梁画柱的八王府公主阁的屋顶,冷冷道:“有多少王公贵族会像公主一样低下头看百姓乐否?大多是趾高气扬惯了,只会抬头追更高的需求,人心不足蛇吞象,大多数人的本性吧。”
“只是李律路这个忠实的仆人,成了这场斗争的一个牺牲品了。”公主想起那晚,律路身着黑衣,毅然挥剑劈开门锁的样子,忽然意识到,也许在那一刻,白衣人所说的警告并非是无中生有。律路也许知道自己行动意味着不可逆的结果,只是不知他真的因为报恩,还是骨子里的忠诚,或者其它什么原因,让他毅然决然地做出这个抉择:“师傅,徒儿真是越想越糊涂,海川尸体被毁,师傅遇袭,律路之死三者之间似乎有着某种联系,但是又看不清到底是何种关联,师傅是否看出什么端倪?”
“为师倒是有个猜想,如果那日你我二人未去死亡谷查看尸体,这后续的一干事情是否会发生呢?”
这个假设让屋子内的几个人顿时陷入沉思。细思极恐,海川之死绝非简单遇害,就连与八王是父女关系的公主都不得不怀疑父王在这件事上一定对自己隐瞒了什么。八王府虽然势力在几个有争权能力的王爷中最弱,但毕竟深得陛下信任,于朝中如一股清流,影响力也非一般。围绕八王府第一军师海川先生之死,闹到现在竟然让朝中大臣悬尸门楣,如此鱼死网破的做法,似乎预示着这件事已经触动了背后之人的红线。
师太继续道:“大家不如换个思路想想,如果我们是那幕后之人,什么情况下才能让我们选择铤而走险,出手杀人。而且还要将所杀之人挂与门楣之上,警示对方?”
公主陷入沉思,这个问题她从未想过。云桐与云溪彼此看了看,撅着小嘴,一脸迷惑不解之神情。
“难道是七王叔指使人做的?坊间有传言,七王叔这次叛乱就是自导自演。父王出兵帮助七王叔平定叛乱,是七王叔试探父王的一个手段。父王如果深查背后根源,七王叔很可能对父王发难。如果顺着七王叔的意,那接下来七王叔也许会更加变本加厉试探,并趁这次平定叛乱的借口,居功自傲,以防范刁民再次起义为借口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这事会不会是七王叔敲打父王的一步棋?”公主头脑要比两位丫鬟灵活得多,很快有了自己的看法。
师太颇为满意地笑道:“小小年纪,看得透彻,真继承了八王爷的聪明头脑。这的确是一种很大的可能,不过却不是唯一的可能。”
公主见师傅称赞自己,高兴得像个孩子,忙接着问:“那师傅说的另一种可能是?”
“八王爷一心辅佐陛下,试探八王就是试探陛下,如果不是准备万全,这么做并不明智。七王爷性格虽然急躁,但是并非头脑简单之人,为师觉得这背后可能另有**……”
公主瞪大眼睛:“师傅认为背后的势力会是哪一方?”
师太摆摆手:“我只是说说个人浅见,公主殿下且不要过分当真,七王爷还没有逼宫陛下的实力,况且北渡口的二王爷与品川的四王爷都手握重兵,京城又有三王爷势力通天,这些王爷又岂能容他一家独大。此刻过早逼宫,必然导致各路诸侯兴兵勤王,这绝不是七王爷愿意看到的。”
公主有些迷惑地摇着头:“那七王叔为何要在东都洛城演出这么一场‘贼喊做贼’的假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