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品川大帐-第2/3页



  “属下只听得说是旧辰突然来了消息,本以为是好事……”

  陛下将竹管向桌上一扔,嘴里冷笑一声:“哼哼,洛城反叛尚且未平,这萨拉国又闻风而动。密报说萨拉国精锐忽然向缅因山侧异动,似乎想在我大睿国与摩尔国之间来个坐山观虎斗。这可真应了那句话:祸不单行啊。”

  缘通听闻,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随即低声道:“旧辰的情报网断了很久了,也不知是否已经被萨拉国策反了,此次突然发来情报,不知其中是否有诈。”

  陛下摇了摇头:“米竹管,并非普通潜伏者所用,都是我大睿初代目的间谍才会使用。可信度还是很高的……”说罢不由得叹了口气:“即便是假的,也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刻我睿国百万雄兵屯居品川,本该驻守辰国边境的老八又去协助老七剿灭叛乱。如果萨拉国得到情报,知道我国在其边境防务空虚,难免不会铤而走险。要知那汉泽平原一直让多少帝王垂延。天下粮仓,得之必然富甲一方。这步险棋,我们不得不妨啊……”

  缘通点点头,轻声道:“陛下所言极是,汉泽平原兹事体大,是属下考虑的浅了……”

  陛下笑而不语,只提起笔来,与纸上寥寥数笔,待到墨干又看了几遍,方拿过玉玺盖在上面,装入桌边的一精致小木匣之中。

  “快马加急,送到大将军府!”

  缘通忙接过小木盒,轻车熟路地扣上一把铜锁,转身出账而去。

  大帐四周便是官员议事和执行命令的几个行营,缘通进得一行营,将木盒与钥匙分别官封入两支八百里加急行囊之中,再将两行囊分别交与两名传信官,二位信官不敢耽搁,领命之后旋即飞奔出大帐,飞身上马,马不停蹄向帝都而去。

  陛下所言之大将军府,正是中都守卫军之大将军刘锦旗的府邸。一切正如章琅所料,陛下此时只有华山一条路,事到如今,不得不将手中王炸悉数抛出,只求迅速解决完品川之事后,再做打算。

  品川前方大营到都城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大路虽然宽敞但路途稍远,另一条小路虽近但道路狭窄曲折。两名信官出得军营后,身后各自跟上两名护卫,这是八百里加急送信的标准流程,护卫皆为银骑快枪兵。银骑快枪兵是银骑兵中的特殊军种,既善骑射,又精近搏,多在中军护卫银骑军主将,其二职责便是陛下八百里加急的护卫。

  一行六人很快兵分两路,两位信官各引两名银骑分别走大小两条路,两队人马,快马加鞭,如两阵疾风踏出啼声似雷、卷起一片扬沙似晨花,很快将身后茫茫大营淹没于品川唯美的朝阳之中。

  睿国八百里加急都是两队人马,一队护送木盒,一队护送密钥。同路不同时,同时不同路:简单说就是如果与目的地之间有多条路走,两队就要分走两条路;如果只有一条路,就分开时间出发,如此做法就是为了避免情报木盒与钥匙同时落入敌手。

  此刻,两队人马快马加鞭,只用一上午便行得路程近半。

  品川高原虽然已经是睿国疆土,但是毕竟地广人稀,此间又正是战时的特殊时期,因此大家都不敢怠慢。幸得足下马匹都是睿国最好的上品良驹,按此脚力,几人当日便可到得京都。

  时间已是晌午,骄阳高悬,虽是初春,奈何一路疾行,人马都添得几分躁意。大路之上,两侧多是荒原,但是毕竟是品川高原的一条主路,往来依稀可见给前往补给的车马和大胆来此讨生活的行人,朝廷的驿站也基本都集中在此路两边,所以此行三人还算一路平安。

  相比之下,小路虽近但有很多风险。

  这条小路弯弯曲曲地挤在丘陵与小山之间,期间夹杂着湛蓝的海子。海子被日光照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星星点点,像璀璨的钻。

  此时沿着小路前行的三人已经来到路途中最大的一处海子面前,只见得正前方一滩看不到边际的水泊,水面被春风吹起波澜,那闪耀的光又随着波澜折射出无数的斑点,晃得三人不得不眯起了眼。

  三人正欲催马上前,让跑了一上午的马匹喝些水,自己也补充些干粮。却不料从海子方向突然间腾起一阵烟,那是马蹄飞溅撩起的扬尘。要不是海子发出的耀眼的光点,三人本应该可以早些发现这些人。就在短短一瞬间,对面一行人已经飞奔到三人身前,两名银骑马上催马护在信官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