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旧友
相对无言地望了许久,宋予慈终于还是压下试探沈沛的心念,默默调转了目光,望向远处的青山。
“《落梅》一曲,诉尽别离,确是首难得的雅乐。”
“公子也喜欢?”
沈沛缓步走到宋予慈的身旁,微微侧身,在晨光中,看清了宋予慈眼底那抹怅然。
感受到沈沛靠近的气息,宋予慈滞了一下,便又回过神。
“这首曲子,在下从小便常常听到,太过熟悉了,便也说不上喜与不喜,只是一听到,便能忆起往昔……”
还有,往昔的你。
“如此说来,我倒与公子相似,这首曲子,还是在少时,由一位忘年师友所授。”
忘年师友?
宋予慈侧过脸,暗暗瞥了沈沛一眼,在看见他满面追怀过往的神色后,默了片刻,佯装不经心地问。
“所以,世子是因为这位师友,而格外喜欢《落梅》的?”
沈沛笑着点了点头。
“是啊,这位师友,不仅教会我《落梅》,更是传授了不少治世经济的道理,时至今日,依旧深受裨益。”
“如此说来,世子的这位师友,应是位大儒吧?”
原本,宋予慈有过一瞬的臆想,以为,沈沛口中的这位师友,会跟她爹爹,有什么关联。
可听闻这人能让沈沛这样的权臣,至今还受益于所授,想起沈沛太子伴读的身份,宋予慈以为,这位师友,该是禁城之内的某位大学士。
沈沛却摇了头,转过身,回望着宋予慈,嘴角噙上一抹笑意。
“他是一位商人。”
宋予慈眨眨眼,心猛得一跳。
商人,难道……
“我的这位忘年师友,早年亦是有志于仕途,奈何,家中突逢变故,才转而从了商。
据说,当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辞去圣上钦点的官职,还在朝堂之上,引起过不小的议论。
都道他是难得的治世英才,入了商道,未免可惜,不过,我结识他之后,却以为,他的治世才华不仅丝毫未浪费,反倒因深耕商途兼晓农业,而更知晓民生经济精髓之所在。
也是他当年的授教,我如今处理郡务才更游刃有余。”
听着沈沛的这番肺腑之言,宋予慈半晌未回过神来,好一会,才试探着问。
“世子这位忘年师友,可是宋氏钱庄的宋玉安?”
沈沛背过手,望着宋予慈,佯作惊讶。
“公子如何知道?”
“状元致仕,本朝开国以来,并不多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