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希望的田野1-第3/4页





        从此以后,没再有长舌妇了,村里的风气也好了,只要你啃吃苦耐劳,日子总是能好过起来的!

        7月初,人们忙着丰收。王金绣家都忙着给原来种的辣椒,茄子布肥。

        大哥按王金绣说的做,离树苗30公分处挖坑,埋肥,填土盖上。然后把树苗杆上半部份用剪子剪掉,一家人忙活了二天才干完。

        别人家也有来看的,有人说“别人都拔杆了,他们家还施肥?”王金绣家人听了笑了笑。

        这边张淑琴和大女儿王金有在卖西红柿苗,大媳妇儿林玉华负责数苗,大女儿王金有负责记账和收钱,这次卖苗,人人排队,就跟赶集似的。

        一切归于平静,日子都在向着美好而奔近。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西红柿种得多了,本小镇销售不了,生产队里织组用拖拉机拉到市里去卖。以前生产队就是以种菜为主,所以有人家知道市菜场在那里。

        于是有五家人用了两辆拖拉机,夜里就出发,带着十几家的西红柿全是个大的,去市里卖去了。

        等到第二天下午五六点钟时,村里的人如王金绣大堂嫂家,就派儿子去村口上等着。老远看见拖拉机回来了,使劲往回跑,边跑还边喊:“拖拉机回来了,卖西红柿的回来了!”

        听见喊声,有组织去卖西红柿的人家,都出门到停车场。也就是进村那块有一小块儿平地。到那里等着分钱!

        夜晚,王金绣全家在自家院里纳凉。在太阳落山时,王金绣用井水把地面泼湿,扫干净。晚上地面干了,铺上凉席,旁边点上蚊香,可在凉席上坐着或躺着,盛是惬意!

        这时妈妈张淑琴说话了:“听卖西红杮的回来说,去市里卖西红杮,价钱是咱们这里的3倍或4倍,一大早开始卖,卖到下午一点多就卖完了,是拖拉机开到半道坏了,在路上修车担阁了时间,所以回来晚了!听说种50棵人家都分了20多元。”

        王金绣听了,心里给他们算了算,这下心里踏实了,也不怕西红柿卖不出去自家招埋怨。

        再看王金绣家种的茄子,辣椒从根部重新发芽开花结果,那果实长的不比原苗差,王金绣告诉大哥这第二批苗结果只能留三叉果,不剪枝,只把四叉花全部搞掉。就这样,王金绣家的蔬菜也卖得很好!

        从此以后,王金绣她们村成了蔬菜种植村。

        八月十五后几天,村里稻田里一片忙活景像,王金绣家提前半个月,王金绣按排大哥和二哥往自家田里又撒了一遍化肥。

        人们又疑惑了,马上要收割了,为啥还要施肥?个中原由只有王金绣知道。

        收割时王金绣告诉家人说:“妈妈,大哥,二哥,大姐,割稻时离稻秆子20公分处开割,每株都一样!”

        然后自己开始示范,挽起裤腿儿,手拿弯镰刀,开始割。再又说道:“大哥,等稻以割完了,你去买一些鲫鱼苗,鲤鱼苗放田里,不要草鱼。放水15公分深,稻田里中心挖一个50公分深,宽2米的坑。咱家三块田都如此。把田埂磊高一点儿。”家里人都知道大妹儿有主意,而是每次照做都挣钱了,虽然累点,但一家人很快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