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同乐楼-第3/4页
一部尚书又不是看大门的,说换就换,就算孟东琅有能力把一个新的工部尚书推上去,仓促之间,也未必能确保同乐楼定期完工。余伏池正是掐准了这一点,才会以停工相逼孟东琅。
齐帝可是连三个月后寿宴上与百姓的见面词都想好了,如果同乐楼无法如期完成,天子与民同乐的梦想无法实现,天子就会让他们实现成为人民的梦想。
孟东琅知道余陡章的案子,余伏池曾多次请求他帮助解决,他也交代了蒋松去处理,只是目前尚未取得想好的结果。
为今之计,还是得安抚好余伏池。安抚好余伏池,就得解决余陡章一案。思索片刻,孟东琅叫来了刑部尚书蒋松。
一到孟府,蒋松眉头就拧成了麻花,先倒起苦水。
“余大人,我们一直没闲着,一直在想出不同的计策。只是先是黑白讼师,现在又是时和郡主见招拆招,我们也是束手无策。”
这套路余伏池熟,不管是易如反掌还是难如登天之事,在做之前,都必须向同僚或者领导表示‘此事难,难于上青天’。如此一来,等事情做完后,才好向同僚彰显本事,向领导邀功。所以他根本不吃这一套,嗤之以鼻道。
“不过是死了一个人,对蒋大人来说也有难处?蒋大人过谦了。蒋大人这些年干过的惊天动地大事,那件不是棘手万分,最终不还是手到擒来了。别的不说,当年这同乐楼,大人还说难于登天,大人最终还不是办成了?”
“大人没有直接与时和郡主打过交道,不知道她的脾气。”蒋松抛弃尊严,把黑白闯入刑部大院,携自己为质一事倒了出来,总结道。“时和郡主怕是吃软不吃硬,我们还得徐徐图之。”
“当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余伏池不为所动,他明白只要不想干事,理由总是有的,所以他也抬出了自己的理由,“最近受伤的几位工匠,是齐国顶级的工匠。务必得等他们伤完全好了,方可安排他们开始建设。否则万一影响到工程质量,导致陛下寿辰当日出现坍塌,那可就不好了。”
以其之矛攻其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余伏池不着声色合情合理把蒋松的借口顶了回去。
两人同为孟东琅会下,算得上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往日里,向来把手言欢如沐春风一致对外共同战斗,此番余伏池却是蒋松说一句他顶一句。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一部尚书,蒋松恼怒起来,不再开口。
属下闹得不愉快,孟东琅不得不出面缓和局势。
“那是当朝唯一的郡主,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随意对待,但只要想办法,总能找到突破口,两位莫要着急。”
“初生牛犊不怕虎,郡主年轻,不知道世事不是凭一腔孤勇就能办成,难免做事草率鲁莽,得有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对她多加规劝,避免误入歧途拖累家世门第。”余伏池献言建策道。
时和郡主连刑部尚书都敢劫持,所谓的德高望重者,自然只能是比尚书更德高望重的宰相。
“你别忘了,她姓云。”
孟东琅撇了余伏池一眼,意在提醒他自己与左宰相云励广势不两立的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