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生-第3/4页
桑榆这才想起来这件事忘了跟余谨提,她解释道:“阿榆不是想找先生吗?我让妈妈去寻了。”
“老师?”余谨有些疑惑:“我没听他说过啊。而且,去书塾不是更好吗?”
“阿娘,你是不知道。”说起书塾的先生,桑榆就一肚子火气:“那些沽名钓誉的老学究!只知道照本宣科,整日就是背书背书,还满肚子墨水,明明是满肚子白水!”
桑榆又回忆起被先生逼着背书的日子,苦不堪言。她坚定地说:“必须换一个!”
“噗”余谨被她眉飞色舞的表情逗笑了,她打趣道:“阿榆上课的内容怎么你都知道?阿榆都不来和阿娘说。”
桑榆一下子卡了壳,良久,才悻悻地解释道:“许是阿榆忘记了吧。”
为了快速略过这个话题,她赶忙补充道:“总之,阿榆觉得新找一个先生十分重要。”
“好吧。”余谨笑着说:“对了,刘妈妈寻的人靠谱吗?何不找你爹爹,让他寻一个来呢?”
爹爹?桑榆微不可见地撇了撇嘴,爹爹才懒得管我读书的事情。
要不是她抱着书追着桑闻君,桑闻君巴不得她只读《女则》《女训》。
桑榆答道:“我叫刘妈妈去寻那些要进京参加科举的年轻秀才来,总比那些老得掉渣的老头强。”
“好!阿娘相信我们愉儿的能力,肯定能寻来一个满意的先生!”
谢晗最近正在发愁进京赶考的路费。
泾阳城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可恨的是,他手里的盘缠刚好不够这一路上的花销。
他父母在他十岁时就双双去世,留下一堆债务和家徒四壁的房子。就这些钱,还是他这些年左拼右凑,靠补习和抄写筹来的钱呢!
本来加上他给同窗补习整整一年的费用,是堪堪够了的。前天最后一次补习,那位同窗就把银子一次性给了他。
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他回来的路上先是踩到狗屎,又不慎陷进泥潭里,多亏自己机智,挣回一条命,可那些银子全都掉进了那个泥潭里,一根银子毛都没剩下。
唉。谢晗抱着自己的全部家财数来数去,还是那可怜的几锭银子。
不由得想,为什么银子不能下小银子呢?为什么不能像鸡一样会下蛋呢?
眼看就要到了赴京的时候,这可怎么办啊。谢晗仰天长叹。
时运不济啊。枉我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拜倒在这小小的银钱上,难道我注定要虚度一生,不能入仕、光宗耀祖吗?
突然,他余光一瞥,眼神落到了左手边。
那里静静地躺着一枚精致的玉佩。
这枚玉佩乍一看平平无奇。但仔细去瞧,这块玉佩绿的极为清透,一看就价值连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