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为了百姓好-第2/2页





暂时解决了粮食问题的清军迅速行动起来,辅国公平度遂在梧州誓师,领山东提督何傅部、总兵李林盛部和大同总兵康调元部、河南总兵程福亮部、右江镇总兵王复汉部以及镶蓝旗副都统鳌萨所部的十二个牛录的满洲兵以及前锋营参领阿里哈礼所部三个牛录,共计两万三千大军携带五十门红夷大炮在梧州西江登船,直驱永淳。

由于清军是水陆并进,加上是内线行军,平度又急于立功,只十日不到,大军便抵达距离南宁只一步之遥的永淳县。

南宁就在眼前,平度反而停下了进兵的脚步,而是下令全军入城休整三日,待将士养足了体力再行进兵。

清军大举入境的消息显然也惊动了镇守南宁的琼州军,虽然清军人多势众,但巴思克、李兴和高起隆等明军将校却并不在乎,原因就是现在的南宁城实际上就是一座要塞,所有的百姓都已经在转运琼州的路上,而城外也已经有了一定的防御屏障,有三江口和青秀山两处要塞,即便是马仲英不在,巴思克等人均认为就凭这两处防线,迟滞清军月余,当不在话下。

当然不在乎并不是轻视清军,在清军抵达永淳时,巴思克就对南宁防线做了相应的部署,震虏营进驻青秀山、钢刀营进驻三江口,灭胡营镇守南宁,这三个要点将南宁防御体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而南宁因为三面环水的优势,便是这个防御体系的支撑点。

而且根据从琼州传来的消息,马仲英已经携带刚刚成立的磐石营回师琼州,故尔琼州军诸将是信心十足,皆认为即使不能击败清军也能确保南宁安全。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