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二十章祭狩大会这件事-第4/5页





        这场战争大概在上百年前,自此之后,夜族与中原就一直打打停停,中间也有过十年二十年这种短暂的和平,但就像一个装满油的罐子,不知哪天一个火星,就会重新熊熊燃烧。

        这样的背景下,在二十多年前,三国联合,约定各倾国力,对夜人发动一场决战。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场决战始于丙辰年,故史称丙辰战争。

        我推测着,接下来的第三场戏,大概就会讲这个事情。说来奇怪,二十多年前这次大战,明明离现在更近,但我接触的资料里,反而都是寥寥数语,令人云山雾罩,难以窥探真容。

        果然,我的猜测没错,舞台大幕闭合,而再开场,天顶鹅毛纷飞,似乎象征下着大雪,身着白雁大氅的领舞者带着“军队”,迤逦行过衣衫褴褛的民家。披头散发的女子向前哭拜,一步三摇,用夸张的肢体动作传达内心的悲苦。

        人们的目光都被舞台上的表演吸引,我趁机用极低的声音问跪坐在我身边的凌青云:“这是在演什么?”

        凌青云跪的笔直,目不斜视,几乎用口型吐出四个字:“仁君典范。”

        “谁是仁君典范?”

        “风家老爹……先别说话,我回去跟你讲……”他用气音道。

        于是我也专心祭祀,直到祭典结束后,凌青云才私下简略跟我描述了他所知的事件。

        不幸的是,三国联合发动的这场决战,到底又打成了拉锯的烂仗,初期取得优势后,夜族进行反扑,战事陷入胶着,打的非常艰苦。

        最终风家的老爹风宣仁御驾亲征,但到达前线时,遇到一个妇人。

        这个妇人向他哭告,说当地战争多年,已经招不到军人了,所以标准就偷着一点点往下降,十六降到十五,十五降到十四,最后,十二岁的孩子也被抓来上战场,她的三个孩子已经全上了战场,却一个也没有回来。

        当时天寒地冻,妇人却只有一件破烂絮衣,据说几日不曾进食,前日好容易讨来一把小米,听见不远处两边军士喊杀,慌张躲藏,摔了一跤,那点小米洒在地上,尽被雀鸟啄去了。

        听了此番哭诉,风宣仁沉吟良久,一月后,力压朝臣中的主战派,决定与夜族议和。

        夜族同时对付三家,当时也打得焦头烂额,因此夜族之主听说三家中有一家愿意议和,自然高兴,开出颇为丰厚的条件,例如归还了风家曾一度被占领的几座城池,与风家边境设立互市,约定有生之年不起刀兵。

        风宣仁这一举动,当年被主战派骂了个够呛,不过倒是得了黔黎百姓的大力支持,边境之民合力铸造了一件匾额,写的是“仁君垂范”,送到了长乐京,一时传为美谈。

        “这样说,风家老爹也算是个力排众议,一心为民的人了,”我感叹道。

        凌青云喝口水,道:“这个是风家戏文上的故事,大概多少难免有些自夸。不过,在那一战后,中原与夜人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和平倒是真的,所谓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从这个角度说我也觉得还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