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三章蛇头吞尾-第6/8页
“发现这个洞口以后,小海螺在体型长到现在以前,其实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但根据它对这个细湖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在尾部沙滩上夸张的陆地移动能力,可以推测它不是在我们发现它的时候它才进来,而是在里面生活很久了,完全适应了细湖的生态。”
“它能出去,但是在我们发现它之前,它选择了在里面生活。”
“所以我们那时候并不是救助了它,而是一番折腾逼迫之后,小海螺也趁此机会尝试着离开细湖,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小海螺本来就是某些原因才躲进细湖生活,上次莽撞的救援,让它经历了生死磨难,留下了一身伤疤,恐怕,再难让它重回大海了。”
这就是颜粟的思路,陷入了更深一层的困境,放回大海不行,留在细湖里也不是,随着体型的增长,细湖就真能把它死死困住了,而不是像以前还由它自己选择。
“颜粟都讲得明明白白了,我负责的这边,按那只虎鲸现在的体型,把洞口整理一下让它能通过问题不大,但是仅限现在了,过几年它再大一圈,想救它出去就很费功夫了。”
苏洲禾发表了他的观点,也是他比较擅长的方向,没有对小海螺的处境做出判断,毕竟熟如颜粟,都陷入了困境。
“按颜粟的推断,即使我们把洞口整理好了了,它也会选择留在里面吧。”
小周没有亲身参与全部,看图片视频资料,结合颜粟的解释,也理解明白了。
“等记者到采访结束了就回去,明天跟领导汇报再看如何定夺吧。”
众人讨论一番,也只是把事情前因后果理顺,对于怎么处理,都陷入了困境。
跟那个著名的思想试验“电车难题”一样,拉闸与不拉闸,受试者都将面临不道德的指责,把小海螺放回大海里,堵上洞口,任它流浪大海,根据上一次的经验,不见得会有好结果,如此的救援行动,光鲜亮丽过后,小海螺的结局很有可能是快速的抛尸大海。
不管它任其把自己困在一个小溪里,对它的体型来说很狭小的水域,没被发现自生自灭就算了,发现之后可以设想,在小溪不足以提供给它足够营养的时候,可怕得连锁反应最终会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饿死于细湖,或者长大了心境不一样,想再出去发现已经出不去了,发疯癫狂而亡都有可能。
不过,这不是救援队的任务,了解情况之后,这个复杂的抉择,需要更多方面的参与讨论,即便如此,最后也不一定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办法,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一个决定都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意愿。
应付完记者的采访,救援队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不全岛又又只剩下颜粟粟鸿烟郝韧真几个当事人。
傍晚散步在海岛的小道上,郝韧真就像是出门带的一只小狗,围着两个大人,一下子在后面,一下子钻到旁边草丛里,一下又跑到前面去,对没见过的海岛上的花草小动物充满好奇。
“颜粟,你是小海螺肚子里的蛔虫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