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让他跪着求你
“陛下,臣怕死,也不想住在武安候府,那里皆是不忠不义之财,代表着罪孽,臣有私心,想远离罪孽,所以才离开长安城。”
返回长安城后,田玟的这番话让刘彻暂时熄灭了杀心,将他再次扔进廷尉诏狱。
另外,刘彻命田玟重新书写国策,并且要求将诸多的细节再细化,如果达不到他的满意,就会将田家几百口人一同拉到东市处死。
都说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田玟觉得刘彻有些过于霸道了,既然想得到上谋,怎么也得客气点呀!
不过,爬什么山走什么路,既然落到人家汉武大帝的手里,自己也只能认命了,不认命又能怎么办呢!
沧池,因池水苍色而得名。
沧池位于未央宫的西南,呈曲尺形,四面池岸均用大砖包砌,为皇亲国戚观景游乐以及举行欢宴之所。
沧池内有渐台,也便是后世所谓的假山,这一设计算是开启了华夏园林景观建筑的先河。
此刻,渐台旁的石亭内,刘彻撒出手中的鱼饵,对身侧的主父偃道:“你看过了那篇修改过的推恩令,可否有不妥之处?”
主父偃,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最初,主父偃在齐国求官,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均未受到礼遇。
元光元年,主父偃抵长安直接上书皇帝刘彻,提出大一统的国策,当天便被召见,并被拜为郎中一职。
正是凭借这一国策,主父偃才受到了重视,突然冒出一个田玟抢了风头,而且所提的推恩令竟然比自己所设想的更详尽,这让他大为窝心。
听到皇帝的问话,主父偃后退半步,施礼道:“陛下,臣详读了整篇策论,虽有欠缺,倒谈不上有大的纰漏,陛下可命武安候辅助您即刻实施推恩令了。”
当前,大一统的举措成了别人的功劳,主父偃虽有不甘,却也懂得以退为进的策略。
田玟是外戚势力的余孽,必然不会在此时得到重用,这项法令的具体实施还是会交到自己的手里。
至于如何对付这个抢功的浪荡子,主父偃觉得有大把的机会,不必急于一时。
果然,刘彻摇头道:“他做不了这件事,还是由你来实施具体的事项,朕已经拟定了各部的刺史人选,不日也要派离京都,你将“刺史问事六条”多做甄别,切不可过激行事。”
推恩令有别于削藩。
政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故此,这项政令的精妙之处,不仅让诸藩王感受到朝廷的隆恩,也让他们主动地实施自我阉割,直到各自势力的彻底消亡。
另外,推恩令所规定除长子可以享受藩王外,其他嫡子也都能享受封地和财政税收,但这些藩王的政事权利却被剥夺,归朝廷统一掌辖,这便需要一个监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