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终身大事
曹‘操’回长安已经快有半个月。。。自归顺以后,刘协便给了他一个地方观风使的职务,打发出长安到各地去体察民情,看各地官员是否有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之举。随同曹‘操’一同出发的还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人。
这近两年的光景,让曹‘操’体会到了大汉内在的变化,都知道大汉如今已经重新强大起来。可为何能这样,曹‘操’先前一直心存疑‘惑’,而这一次的实地考察,让曹‘操’终于明白知道自己究竟输在了哪里。
随同曹‘操’一同出去的夏侯惇、夏侯渊等人原本还对刘协有些不服气,认为刘协只不过是占了大义名分的便宜,但等随着曹‘操’这一路转下来,众人的心态终于正常了,明白了刘协能成最后的赢家并不单单只是靠大义名分。
大汉正在复兴,并且有着一股会超越过去的迹象。而这时候,曹‘操’等人也不由扪心自问,自己在这种天下重归一统的大趋势下如何自处?从目前的态度来看,刘协似乎不好安排曹‘操’、夏侯惇等人的职位。
曹‘操’是一方诸侯,而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也都是一军大将,这样的人安排做副手,似乎有些屈才,但若是让其独领一军,却又难以服众。新降之人,凭什么得此厚待。在回长安之前,曹‘操’等人心怀忐忑,‘私’底下甚至都讨论过此事,可惜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
等到了长安,刘协告知了曹‘操’等人朝廷对他们的安排以后,曹‘操’、夏侯惇等人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独领一军,但却并非在关中或是中原,而是西域。接替坐镇西域的吕布,曹‘操’等人即将上任。
一旦去西域上任,那曹‘操’至少三年回不得长安,镇西将军曹‘操’,接替吕布为朝廷坐镇西域。
曹‘操’‘挺’感‘激’刘协的安排。他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死后可以在墓碑上刻上汉征西将军这几个字。眼下虽是镇西,但相信等大汉完成一统,国富民强以后,必定会开始对外扩张。自己此时去西域,正好借此机会了解西域,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不怕吃苦,怕就怕被人当猪一样养在长安直到老死。原本还担心归顺朝廷以后这一辈子不会再有任何建树,现在放心了,哪怕自己没机会亲自去征西,自己的儿子也可以代表自己去。
曹‘操’身边已经成年的几个孩子里,除了曹丕被打发回老家看守祖业外,曹昂、曹彰、曹植三人都被刘协在朝中安排了职务。曹彰进了天子亲军,成了刘协身边的亲卫将,曹植被司徒荀彧给要了过去,负责协助处理政务,而长子曹昂,则被天子下令这回随自己一同前往西域。
刘协的安排不仅让曹‘操’感到满意,就是曹‘操’手下那些大将也对此安排感到满意。让他们去给昔日的对手打下手,他们的心里总有些抵触情绪。而让他们随同曹‘操’一同前往西域,一来都是熟人,彼此相处不会觉得尴尬,二来则是可以尽展所长,不怕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刘协已经将他们的后代征召入了天子亲军,对家族的未来,也不必感到担忧,可以说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此时算是放下了包袱,只需专心辅佐曹‘操’即可。
刘协并不担心让曹‘操’去了西域就会给曹‘操’重新做大的机会。一来经过数次的人口掠夺,西域如今人烟稀少,曹‘操’若是真有重新割据一方的野心,那他就要面临治下人口过少少,养不活自己的困境。二来西域大都护一职三年一换,此时的西域大都护吕布其实已经是第二次上任,在他之前马腾也接替吕布做过一任,曹‘操’想要二次起事,三年的时间并不能让他完成布置。三来便是驻守西域的军队并非西域当地人,而是从中原、关中、巴蜀之地所‘抽’调,这些兵丁的家人都在大汉治下,曹‘操’要是想造反,压根就得不到底下人的拥护。四来便是补给的问题,由于人口稀少,驻守西域的汉军有很大一部分物资补给需要依靠大汉运送,只要西域有了反心,大汉只要扼守险关,饿也能饿死那些想要造反的。
有恃无恐之下,刘协自然不怕给曹‘操’一个独领一军的机会。吕布那样在史上留下恶名的人刘协都能给个机会,更何况是曹‘操’。至于吕布返回长安以后的安排,刘协倒是暂时没想好,初步打算是将吕布安排在天子亲军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