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谈判-第2/4页





    明明心里对考古的事情不感兴趣,可又偏偏想要装作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这可就苦了顾雍、郭嘉二人,好不容易等蔡邕说得口干舌燥,顾雍赶忙提出告辞,有郭嘉在场不好开口,顾雍打算改日再来,而郭嘉也趁机向蔡邕此行,今日来的不是时候,赶到蔡邕在家,明确蔡琰心意的事情也只能等以后再找机会。

    蔡邕并不知道眼前这两个弟子今日前来都是心怀鬼胎,见二人告辞,热情挽留,不过顾雍跟郭嘉都借口有正事要忙,改日再来听蔡师教诲。

    “奉孝,圣上安排你做什么事?”蔡邕好奇的问郭嘉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命弟子负责此次与三路诸侯谈判之事。顾兄,来日你我还要多亲多近。”

    “哦,奉孝客气,该是愚兄请奉孝手下留情才是。”顾雍闻言连忙答道。

    送顾雍、郭嘉出‘门’以后,蔡邕回去继续整理此次出外考古的收获,而顾雍在钻进自己马车与郭嘉拱手告别后,心里暗暗叫苦。对于郭嘉的本事,顾雍可是印象深刻,当年老实憨厚的自己没少被他当枪使。如今他成了自己的谈判对手,这场谈判恐怕有些不好办了。

    回到了驿馆,顾雍习惯‘性’的问了一下留守的随从,“今日可有什么要事?”

    “回老爷,大事没有,就是午后有人前来相邀一见,只是老爷未归,属下就代老爷回绝了。”回话的随从是顾雍从家中带来的亲信,对顾雍的称呼自也不同于旁人。顾雍听后也没怪随从自作主张,随口问道:“哦,是何人前来相邀?”

    “荆南使者诸葛亮。”

    “……”顾雍听后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天‘色’未晚,便吩咐随从道:“你持我名帖前去请诸葛亮前来一叙……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你随我一同前往。”

    顾雍是主人,当然是他说什么是什么,随从答应一声,伺候顾雍换了身衣服后便随着顾雍出了‘门’。反正离得也不远,都是使者,都住在驿馆,顾雍被安排在东院,而诸葛亮则被安排在西院,二者之间还住着来自河北的审配、郭图、辛毗三人。

    只要顾雍这些使者没有不打招呼就出‘门’,负责驿馆的驿官是不会限制顾雍等人自由的。而眼下顾雍只是去串个‘门’,自不会有人出来拦阻。等顾雍带着随从来到诸葛亮所在的西院时,提前得到通知的诸葛亮已经等候在了院‘门’口。

    不过让顾雍没想到的是,诸葛亮不仅请了自己,更是请来了审配跟辛毗。这下好了,此番要与朝廷谈判的三家诸侯算是聚齐了。

    作为发起者,诸葛亮首先讲话,说明了邀请众人来此一聚的目的。虽然审配对诸葛亮说三家是同盟关系颇为不满,但眼下不是闹翻的时候,也只能将这个想法藏在心底。毕竟要不是江东跟荆南先后向朝廷议和,自己也未必会在此时来此。

    诸葛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三家在未与朝廷开始正式谈判之前统一口径,以免之后叫朝廷各个击破。只是这个提议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施行起来却有些困难。不管是顾雍还是审配,亦或是诸葛亮,身背后所代表的都是自家的利益。为自家谋取最大的利益才是他们的职责,舍己为人这种事放在哪也不会放在这时。

    为了达成协议,退让是必须的。谈判说白了就是谈判双方相互妥协从而达到一种平衡。说是为了和平,那纯粹就是唬人的,最关键的还是双方实力的对比。之所以会出现谈判,不过是因为自身力量无法彻底解决对手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折中的方式。通过谈判所能得到的,只是将冲突推后的那一段时间。

    刘协不会放任袁熙、孙权、刘备长期割据地方,而袁熙、孙权、刘备也不会天真的认为可以通过谈判与朝廷和平共处。

    谈判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河北袁熙需要重新调整部署,孙权需要稳固自己如今的地位,而刘备,则是需要时间来安排自己的退路。

    四路诸侯与朝廷的战事随着曹‘操’势力的战败而暂时中止,袁熙、孙权、刘备借助此次战事认清了自己与朝廷的差距,深知若是继续与朝廷开战,最终会失败的必是他们,为此他们需要时间。而朝廷此时为了应对凉州爆发的蝗灾,也无意“两线作战”。虽然即便真的继续打下去朝廷也不怕,但刘协不希望冒风险。以前冒险是因为自身实力不济,不冒风险就获得不了巨大的利益回报,但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再冒大的风险了,只需要按部就班,那这大汉的天下迟早还是会完成一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