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心为上



    周瑜一败,那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便是离最近的曹‘操’,得到消息以后二话不说,当即退兵。先前所得之地一概不要,一直退到小沛才稳住阵脚。而正在攻打寿‘春’的孙策听说周瑜出事了,当即便急了,不顾一切的攻打寿‘春’,试图打开通往中原的道路,只是张任苦心经营了五六年的寿‘春’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着急也没用,虽然孙策不计死伤,可寿‘春’依旧还在汉军的控制中。不过由于孙策的玩命,守卫寿‘春’的踏白军也开始出现伤亡了。

    除了孙策、曹‘操’做出了反应,河北袁熙以及荆南刘备似乎并没有受到周瑜战败的影响,依旧不紧不慢的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路途遥远,刘协暂时还没工夫去找袁熙或者刘备的麻烦,他能下手的对象,要么是孙策,要么就是曹‘操’。干掉了周瑜统帅的联合军,刘协手中的兵马一下子就富余了起来,虽说寿‘春’有张任盯着,但刘协还是有些担心张任会扛不住,仔细考虑过后,刘协采纳了贾诩的意见,由贾诩带着庞德的骁骑军前往寿‘春’增援,与寿‘春’的踏白军互为犄角,共同对付孙策,而曹‘操’则由刘协亲自带着天子亲军以及马超的伏‘波’军来对付了。

    汉军一分兵,最紧张的便是曹‘操’,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看此时曹军有十万人马,但那战力,实在是堪忧。虎豹骑是‘精’锐,但人数太少,面对汉军压根就不可能打开局面。

    先前是汉军守,曹军攻,现在则是角‘色’互换,轮到汉军来攻了。而汉军却不会像曹军先前那样“客气”,保持克制的不进行攻城,得知刘协亲自率兵前来,曹‘操’不得不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随着联合军的失利,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着汉军倾斜,曹‘操’是最先感觉出情况不妙的人。如今刘协亲自来攻,曹‘操’不得不提高警惕。

    曹‘操’不愿投降,一方面是颜面上感觉过不去,另一方面则是不好与那些至今仍无怨无悔的追随自己的人‘交’代。人家死心塌地的跟着你造反,结果你最后却投降了,这事好说不好听。

    小沛并非是一座利于防守的大城,曹‘操’出兵以后,这里变成了曹军的物资中转站,囤积了不少的粮草。但在联合军失利以后,不愿被人断了粮道的曹‘操’便下令夏侯渊先行赶往灵璧,自己则带着人前往小沛,至于萧关这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则被曹‘操’托付给了曹仁。

    眼见曹军兵分三路,但刘协却没有学着曹‘操’那样兵分三路。没那个必要,自己如今是主攻方,当然要集中力量攻其一点,分兵干嘛?至于担心自己的后路安全,刘协没有那个需要,从联合军那里缴获了大批的物资,足够刘协手下人马两月之用,再加上原先带的粮草,刘协可以三个月不用愁粮草问题。

    若是一连三个月都攻不下萧关或者小沛,那刘协干脆撤兵将中原拱手让人得了。刘协的汉军并不是曹‘操’、孙策那样只有几种老式的攻城器械。在工匠身份得到提升以后,无数能工巧匠在为刘协效力,五‘花’八‘门’用途不一的攻城器械,能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之前汉军处于守势,那些适用于攻城战的攻城器械没有用武之地,而现在,攻守转换,轮到汉军发威了,那些攻城器械也就被一样样摆在了汉军的阵前。

    萧关以西,曹仁望着关外密密麻麻的汉军,尤其是看到那些巨大的投石车,井阑的时候,头皮不由一阵阵发麻。虽然事先也曾考虑过战事不利,转攻为守的问题,但准备还是不足,滚油、礌石储备的不是很多,弓弩倒是有不少,可看到那些高关墙一头的井阑,曹仁不禁担心两军互‘射’的时候谁的伤亡会更大。

    有心带人出关去毁掉那些对萧关威胁巨大的攻城器械,但一看守护在那些投石车、井阑附近的汉军,曹仁立马打消了念头。

    陷阵、先登,那一支人马都不是能够轻易招惹的,带的人少了攻不破对方的防线,带的人多了,万一到时汉军直接攻城,那萧关还守不守了?

    “将军,不如派末将出关却毁了那些投石车。”一旁的牛金开口向曹仁请战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