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战云再起-第2/4页





    大汉七支主力,汉安、解烦、游奕、踏白、伏‘波’、乞活、骁骑,再加上隶属天子直辖的天子亲军,汉军的常备兵力达到二十万。此番扩军也并非全员扩军,远在西域的乞活以及守卫雁‘门’的解烦就未动。但即便是只有五支人马扩军,人数也有二十五万。

    四家诸侯穷兵黩武,也将将是凑出了六十万人,其中河北袁熙占了一半,其次便是曹‘操’的十四万,剩下的十六万则是孙策与刘备的总和。因为每家的家底不同,所拿出加入联合军的人马‘精’锐程度也不相同。

    孙策照顾自己的好兄弟,拿出的三万人可说是江东军中的‘精’锐,将领方面则是派出了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臣以及凌统、徐盛这两个江东军中的后起之秀。

    曹‘操’、袁熙也还算厚道,各自派出的三万人虽不能算是自家军中的‘精’锐,但也属于中上水准,拥有一战之力。

    最让人无语的是刘备拿出的三万人,将领名不见经传也就罢了,三万人马也多是老弱残兵,做做军中后勤还行,上阵只会拖后‘腿’。而刘备对此还振振有词,说自己势单力薄,荆南人口稀薄,向朝廷发难以后自己更需要人手防备朝廷的报复。

    袁熙跟刘备打‘交’道的时间不长,对刘备的为人不甚了解,他也不愿刚结盟就闹出不合的笑话,对此事也就不予置评。而曹‘操’、孙策则是太了解刘备的为人,知道这刘大耳一向如此,虽与袁熙的顾虑一样,但二人却不打算吃这个哑巴亏,来日方长,早晚有叫刘大耳后悔的时候。

    四家结盟的目标当然是打倒朝廷,平分天下。但四家同样也清楚想要一举击溃朝廷是不现实的。为此四家为此次结盟定下了一个目标,先取兖豫,再夺并荆,将朝廷控制的区域压缩到虎牢关以北。

    兖豫因为离得徐州最近,所以是联合军的首要目标。四家约定,在拿下兖豫之后,自寿‘春’至江夏以南归江东所有,而袁熙则可以得到自濮阳往北的区域。曹‘操’则是收回剩余的兖豫之地。至于荆北以及并州,那是在将汉军赶到虎牢关以北以后才会考虑的事情,按照约定,荆北会归刘备所有,而并州则归袁熙,但何时出兵,到时就要看各人的心情了。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刘备自以为自己此次在四家结盟中占了大便宜,却不知之后还有一个大麻烦在等着他。诸葛亮的劝告并未让其改变心意,由于先前进攻巴蜀失利,损兵折将不说还失去了关羽,刘备对诸葛亮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虽不至于不信任诸葛亮的能力,但也不似一开始那样盲目了。

    而诸葛亮也是有苦无处说,刘备在成都的屠城之举,导致本就不多的人才出现流失,先是马良马谡兄弟离开,再就是回家探亲的崔钧一去不返,不再联络,算上在南蛮被擒的孟建和江夏被擒的廖立,刘备手下的文官里能拿得出手的就剩下诸葛亮跟蒋琬。

    演义中刘备真正发迹是在取了巴蜀以后,那时刘璋黯弱,而巴蜀又多是躲避兵祸的人才,刘备去了巴蜀以后,那些不甘寂寞的文臣武将纷纷来投,这才让刘备有了跟曹‘操’、孙权叫板的底气。

    可如今的刘备并没有得到巴蜀,而巴蜀的人才也多被熟悉历史的刘协先下手为强的‘弄’走了。张松、法正、孟达这三个帮助刘备取得巴蜀的大功臣,如今都在为刘协效力。法正是伏‘波’军的谋主,张松则在朝廷的耳目天眼中做事,至于孟达则被安排在了巴蜀担任一郡之守。

    没有了巴蜀的支持,刘备仅凭荆南一地想要有所发展实在困难,‘交’州虽然有利可图,但终归远离中原,想要从中挑选出几个有用之人并不容易。此时刘备身边的所用之人,还是以当初选择投靠刘备的荆州人为主。

    可别看刘备手下人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这么点人,还分了好几个派系,有一直追随刘备的元老派,以张飞、简雍为首,有刘备到了荆州后收拢的荆州人的荆州系,以诸葛亮为首,还有刘备进入巴蜀以后来投的巴蜀本地势力,以王商、杨洪为首。这一系的人平时最低调,几乎从不主动发表意见,谁让他们当初看走了眼,认为刘备是可投之人,结果现在后悔的想买‘药’都没处买。除了上述三派外,刘备麾下还有一个‘交’州系,灭了‘交’州的原有主人士家以后,以吴巨为首的‘交’州系就在刘备的势力集团里落根了。不过‘交’州系实力单薄,无法与其他三派抗衡,所以目前还属于受气小媳‘妇’的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