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袁绍入青州-第2/4页





    自归顺吕布以来,张济叔侄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吕布重用二人,更有一段时间指点过张绣的武艺。所以对吕布,张济叔侄还是有一定忠心的。这次奉命屯兵青州,张济叔侄也做的不错。可二人终归都是武夫,不如贾诩、李儒那样心细,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提前发现董承的包藏祸心。

    好在张济的夫人邹氏还算聪明,她虽然不知道董承的计划,但出于‘女’人的直觉,在张济准备带张绣一同去赴宴的时候,邹氏劝张济道:“如今袁绍大军压境,人心浮动,你叔侄二人岂能都不在军中,不如留下伯鸾在军中主持大局,以防不测。”

    张济闻言点头称是,吩咐张绣留下,自己则带着十几名亲随前往董承府。被留下的张绣倒是没有因为叔父不带自己去赴宴而感到不快。说心里话,张绣对那个董承也不感冒,只是碍于双方都是效力吕布,这才没有撕破脸,只是那种见面点个头的‘交’情。

    军中无事,张绣正在营帐中看书,年轻时谁也不放在眼里,但等‘交’手的人多了,张绣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论武艺,张绣比不过吕布,也比不过天子身边黄忠、典韦那类猛将。就是自己的同‘门’师弟赵云,张绣也是自叹不如。可张绣也不愿就此认输,武艺比不过,那就比领兵。做不了猛将,那就做一员战将,那样将来成就同样也不会低。

    可想要成为一员合格的战将,单凭个人的武勇远远不够,张绣不读四书五经,单读兵书战策,然后再在战场上实践。而张济对于张绣要读书的想法,自然是持支持的态度。张济膝下无子,将张绣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看到张绣求上进,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

    张绣白天领兵处理军务,到了晚上就会秉烛夜读,这也就让他睡的要比别人晚一些。估‘摸’着时辰不早,张绣放下书,习惯‘性’的叫上几个亲卫随他巡营,确认没有异常以后就会休息。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救了张绣一命。

    如平常一样,张绣带着人巡营,此时营地内除了巡逻之人外基本都已入睡。张绣看营中没有什么异常,便准备回帐休息。却不想身边有人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张绣随即问道。

    “将军,方才属下好像看到营外火光一闪。”

    “哪里?”张绣顺着说话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营外黑漆漆的一片,哪有什么火光。张绣仔细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火光,还以为是那人看‘花’眼了,却没想到在自己准备将视线挪开的时候,黑漆漆的夜幕中忽然出现一点亮光,虽然很快消息,但张绣可以确信自己的确没有看‘花’眼。

    “快,速去叫醒所有人。”此时是战时,张绣本就敏感,再加上对董承忽然宴请自己叔侄一事本就心存怀疑。好端端的为什么忽然请客?以往可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将军……”

    “快去!”张绣话音未落,就见营外忽然火光连成一片,紧跟着就听喊杀声传来。

    “敌袭!速去集体兵马迎敌!”张绣吩咐一声,撒‘腿’就往自己的营帐方向跑。他是巡营,又不是去打仗,所用的马匹兵刃都没带在身边。

    等到张绣披挂整齐带着亲兵出现,颜良的兵马已经攻入了前营。不过随着张绣‘露’面,颜良也只能止步于此。为了解决张济叔侄,董承的计划是假意邀请张济叔侄过府饮宴,家中埋伏刀斧手二百,摔杯为号,一举诛除张济叔侄。只是没想到张济单身赴会,留下张绣留守大营。

    只是颜良却并未将张绣放在眼中,身为河北名将,自然也有名将的骄傲。颜良得知张绣人称北地枪王,不禁有些技痒,也就没有理会董承派人送来的忠告,还是按原计划奇袭张济大营。

    “你是何人?”张绣枪指颜良问道。

    “河北颜良,你就是张绣?”

    听到对方自称颜良,张绣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叔父张济此时恐怕已经凶多吉少,无心恋战的张绣没有理会颜良的挑衅,挥军就杀了过来。颜良原本想要阵前斩将,却不想张绣没给他这个机会。眼见张绣挥军杀来,他也只得率军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