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七章 宁夏催鬼语 厄夜起风雷(三)-第4/5页



  宗非晓右手猛然拔出钢鞭,照着冲过来的人影之上打过去,噗的一下,草茎飞腾,竟是个被长枪穿起来的稻草人,但他武艺高强,江湖上甚至有“打神鞭”之称,稻草人爆开的同时,钢鞭也扫中了刺来的长枪,与此同时,有人扑过来!有长鞭横扫,缠住了宗非晓的左手,刀光无声冲出!

  长鞭绷的一下,将左边的远处的黑影拉得飞扑在地,右边扑来的人也被撞飞,宗非晓的身体与一名驼背刀客擦肩而过,他的人头还在空中旋转,壮硕的身体如战车般踏踏踏踏冲出五步,倒在地上不动了。

  黑暗里的驼子将人头捡起,拿个袋子兜了,四周还有人影过来,他们聚在那无头尸体旁看了一下,宗非晓使的是双鞭,但方才他只抽出单鞭,只见他的左手上正捏着一枚烟花令箭,还保持着想要放出去的手势。

  不远处,护岗那边一条街上的点点灯火还在亮,七名捕快正在其中吃喝、等着他们的上司回来,黑暗中,有一道道的身影,往那边无声的过去了。

  这些捕快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汴梁城。

  同一时刻,北面的黄河岸边,延绵的火把正在燃烧,民夫与士兵们正将土石运上大堤。一方面夏季汛期已至,人们必须开始加固堤防,另一方面,这是接下来巩固黄河防线的先期工程,朝堂政局的目光,都聚集在这里,每日里,都会有大员过来附近巡视。

  再往北一点,齐家老宅里,名叫齐砚的大儒已经发了脾气,黑夜之中,他还在埋头写信,随后让可信的家卫、幕僚,上京办事。

  京城之中,李纲走出房间,坐了一会儿,看着幕僚那边的院落还亮着灯光,他的眼中,有着憋屈与悲壮的光芒,但他双手握拳,过得片刻,想到了什么,又回房处理公务了。

  秦桧正在待客,夜晚的光芒的,他与过来的两人相谈甚欢。朝堂之中,由他继任右相的风声,已经越来越多了,但他知道,李纲即将下台,在他的心中,正考虑着有没有可能直接上手左相之位。

  童府,童贯正与谭稹等人议论着各种事情,李炳文也在下方,如今广阳郡王府最主要的是两件事,第一件,由李炳文等人真正掌控好武瑞营,第二件,黄河防线既为预防女真人而做,理应由军队直接掌控。上一次在太原,童贯明白军队战力,弃城走了,这一次,他希望能够真真正正,毫无制掣地做好一件事情。

  “老秦走后,留下来的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希望能够用好他,黄河若陷,汴梁无幸了。”

  “那宁立恒心怀叵测,却是欲以此借刀杀人,王爷不可不防。”

  “我自然知道,宁毅这人,已再无它法可想,他希望我以此针对其他人,我欲用它来做好事情。重要的是,这是出自本王之意,又何必在乎他的小小愿望呢。明日我再让人去李邦彦府上打个招呼,他若不让步,我便不再忍他了。”

  作为武朝统军大将,他已经见惯了猪队友,也已经受够猪队友了,这一次武朝危殆,他希望力挽狂澜,这也将是他最后的荣光。

  所有人都有事情做,由京城辐射而出的各个道路、水路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各种的理由也正在聚往京城。这期间,一共有十三支队伍,他们从同样的地方发出,而后以不同的方式,聚向京城,此时,这些人或是镖师、或是商队,或是结伴而上的匠人,最快的一支,此时已过了许昌,距离汴梁一百五十里。

  这是一支两百多人组成的大商队,此时在山间扎营,营地一端的草地上,有两个年轻人正在低声说话。

  “小封哥,你说,京城到底长什么样子啊?”

  “我怎么知道。”颌下长了短短胡须,名叫卓小封的年轻人回答了一句。

  “小封哥你们不是去过杭州吗?”

  “杭州又不是京城。”

  “俺从小就在山里,也没见过什么大地方,听你们说了那些事情,早想看看啦,还好这次带上俺了,可惜路上路过那几个大城,都没停下来仔细瞧瞧……”

  “你若再唠叨,便不带你去了。”

  “唔,不说了。”那位淳朴的山里来的小伙子闭了嘴,两人坐了一会儿。卓小封只在草地上看着天空稀疏的星星,他懂的东西很多,说话又有道理,武艺也好,山里的年轻人都比较崇拜他,过得片刻,对方又低声开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