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孩提时刻(可能不咋好看,直接从36或48开始看吧)-第9/17页
“非烟啊,你们四人均受过归荑亲生父母的恩惠……尤其是非烟,你心智成熟,想必已与她们三人交待,我便不再多说……你们七人日后定要相互扶持,切不可生猜忌之心,怀怨怼之情。”
六人皆是孩提,互相懵懂地打望,明澈的眸光交错,似光华脉脉流转,最后一字一字郑重答道:
“谨遵教诲。”
在未历世事前,谆谆教诲所说的的大道是近乎无用的。
楚归荑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并未将眼前几人当做靠山。
她只安安静静地躺在楚延卿怀中,听着耳畔声浪,感觉冬日午时失了音讯……
楚延卿的话像将死之人留下的劝慰,重得像醍醐灌顶的道理,轻得像惊蛰时微弱的蝉鸣。
楚归荑就这样望着楚延卿,而楚延卿以前究竟经历过什么呢?
独居山巅,亲情凉薄,疏离冷漠……其中原因她一概不知。
楚延卿望着下山的一群人,笑了,似残花悄悄飘落,没入泥土,结束花期……
“我儿,父亲换你回家……”
与楚归荑相处而养出的那么一点儿温情被顷刻毁去,只是因为手中得到的消息过于铺天盖地,他几乎都要喘不过气来。
而……
青丛山上一下涌入了这么多人,逐渐也热闹了起来。
不知不觉两个月已经过去了……
春日的寒气令人发颤,但在这两个月里楚归荑也过得安适——
白天,两个侄儿教楚归荑认字、走路,楚归荑也趁着这段时间慢慢开口说话,没脸没皮地显示自己“天资聪颖”,把楚归荑这两个小侄儿弄得自愧不如;
晚上,楚归荑给楚归荑在房里讲述着神州大地上曾经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历史。
一天天地,楚归荑这个死过一次的人,逐渐感觉到了楚延卿的生命在一点一滴地流逝。
而在这时,易深先生终于回来了。
藏书阁中,易深担忧地看向楚延卿:
“那云氏实在是个毒妇!易深无能。”
“唉~”,楚延卿叹气,“家主夫人、福乐郡主,怕是我秣陵楚家与云皓国再撇不清干系了……对了,易深,此番前去为何花了这么久的时间?”
“家主,易深早在半月前便带着灯舟先生回来了,南望山的人留了姜灯舟,说是为二位小小姐开药调养。而此时楚家风言风语地在传小姐是家主与山上奶娘的私生女,易深这才去处理……姜先生明早一早便到青丛山,沈辞将军毕竟是朝廷的人,怕是要过些时候。”
楚延卿哑然一笑,尽是苍凉:
“你心中也不要为我不平了,我也就这样了,无妨。你怕是也累了,回去用膳,早些休息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