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或生或死皆是虚妄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字数挺多的,在修文啦~!希望各位读者多多留言,谢谢!

        她以为楚应之有朝一日会为了心中大策起兵造反,她今日给了他精锐,她不怪最后过程如何惨烈。

        因为她和楚应之都是想要山河一统!他们的终点是一致的,但行之的过程道路有时却相悖!

        她的话如同刀片一般,轻轻拂过,却狠狠地在楚应之心上留下条条血痕。

        “应之计量皆为楚江王。”

        为她的人太多了,可没一个能够善终。

        曾经最为她的秦王,还不是让她痛失幼子、被逐出楚氏?他也承受负心薄性之骂名?

        她到了现在,只觉得人人为自己便好。

        别说什么为了谁又对谁好,稍不留神就被以爱之名绑架了。

        付出之人消耗了别人又消耗了自己,最终只会迎来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吧。

        这些道理她看得开,所以会心一笑,朝楚应之打趣道:

        “嘁~为何对孤如此之好?因为恩情?”

        她希望楚应之真的是因为恩情之故,这样有予有取,就和等价交换一样,谁也不觉得亏欠着谁。

        这样,最舒服了。

        可楚应之偏偏要和她纠缠,以最难解的情和她过着一天又一天。

        明朝他离她赶回帝都,不知何时能见,一时情难自矜,竟然说道:

        “荆山之玉,谁能不爱……末将告退了。”

        她脸上的笑意凝滞在那句荆山之玉,谁能不爱时,却在他告退之时望着他的背影笑出了泪花。

        各个心怀不轨,让她难偿情债。

        可知她早已累了,不像爱了。

        离爱者,无忧无饰这样多好啊。

        第二日,楚应之和乔河扛着楚江王的大纛还朝。

        六军将士皆翘首以待,等待云皓朝堂给出的谈判与归家号令。

        漠北俘虏二十万人中,虽斩杀不逊者一百三十六,但其中对楚江王的恶意不减。

        战俘将领或有智识者,言她既不能流芳百世,又不足遗臭万年,可惜她芝兰玉树般的人物,生于庭阶,将死于芜秽。

        一纸檄文沾着鲜血递到她手上,武将直言虽比不得如椽之笔,但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头一次感觉到那人笔力千钧。

        将她一生娓娓道来,无一句苛责之词,她却已然泪目。

        “寒衣!我要见这人!”

        她猛地咳出一口血,唤进了帐外寒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