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前赴後繼修天書-第4/6页





        这也是杨岱目前领悟的道路。

        可另一位长老却不赞同:“独偏火法?这怎么行?我们之所以用火法为依仗,是因为我们只得到天书离卦。若多得几个卦象,大可将五行山弄出来,五行山,可比火焰山高明多了。”

        杨岱前番将伏衡华的天级道法传回来,虽然不知其根底,只有道法施展的外相。但这些演法宗师已解析出一门地级道法“五行神山”。

        山,恰好是赤渊道派的专项。

        “可从神州时代开始,我们便精通山火两系。不然,离卦何以与我家契合度这么高?”

        “那也要改。为弟子未来的适应性,必须扩大我们的天书范畴。不然,日后偏向金木水三道的弟子,岂非再无法修行天书?”

        天书因人而异,随着修行者体质,会自行变更为最合适的功法。

        但赤渊道派以“山为根本”,目前偏向山火之道。未来弟子想要修炼天书,也唯有这两个方向入手。

        比起天书适应所有人的特性,无疑差远了。

        “金亦为山,为何不能修炼?木壮而生火,也能修炼赤岳法。水法虽然与火焰山无法兼容。但一山一海格局,可以在赤岳之外练就另一座碧海嘛。”

        《大赤书》为自家根本法门。

        怎奈几位长老道行不济,无法独力将《大赤书》演绎至真正的天书层次,也找不到承接功法,自带推演能力的承载灵宝。

        他们的笨方法很简单。

        以《大赤书》为根本,衍生几部天书档次的道法供门徒修行。然后演法长老们为他们修改调整,争取让功法贴合众弟子的自身情况。

        以山为根,以火为表,双核归一的赤岳法,是赤渊道派研究多年的一个路径。

        此外,还有一个和赤岳法对立的山海法,供精通水法的弟子修行,走山河、山海之道。

        本来一水一火,二者为《大赤书》之辅,赤渊道派早就定下基调。可偏偏杨岱把“五行山法”的消息送回。赤渊道派从五行山中另启一条思路,打算依山立五行,创造五部一世天书供门人按照五方五岳进行选择。

        眼下,双方立场的长老们再度争论起来。

        最终,五人目光看向凌家长老。

        他苦笑一声:“诸位,眼下是帮杨岱推演《赤岳籍》,还是赶紧操持正事,以免错过机缘。”

        几位长老这才冷静下来,合力为杨岱推演功法。

        ……

        衡华感应凌天仇三人身上的魔种。

        “去北海了?闭关三年?不妙,这等他闭关出来,东大哥岂非输定了?”

        纵然有天级道法“阴阳镜术”,也难对抗他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