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章 2002世界杯



    第六代导演拍的电影基调大多比较灰暗,娄晔的更是如此,丫拍的电影根本就没有风景如画一说。 更新最快

    为了找到后世华京那种雾霾的效果,到达长春的第二天早晨,关东和巧巧这两位当红炸子鸡比门口负责打鸣的大公鸡起的还早。

    就这还不行,胆大包天的娄晔把老板娘化得都快丑哭了。

    巧巧光彩照人的小脸蛋,被柳枝水加上鸡蛋清调理得黯淡无光,新买的衣裳是又蒸又拿醋泡,整成二三十年代的效果,给巧巧穿上了。

    乌黑靓丽的秀发,编成了两条松松垮垮的麻花辫,巧巧一看镜子,差点崩溃喽。

    关东还好说,基本变化不大。

    等小两口到达上海路东三条街现场时,那里至少围了几百人,都是为了一睹这对明星夫妻风采的,还有一些是为了老乡刘晔来站脚助威的。

    但因为这部戏发生在二三十年代,所以这些围观群众都被娄晔的狗腿子请出了圈外,有几个记者想装做群演混进队伍中,也都被火眼金睛的小胖子揪了出去。

    老式的黄包车,陈旧的书店、古朴的日本寿司店……

    在加上背景里那些老式日本建筑,让你恍然以为自己穿越到了民国呢。

    关东扮演的小鬼子伊丹英彦和巧巧扮演的辛夏怎么认识的,影片没有交待。

    但这并不重要,反正小鬼子就要回国了,两人在长春演的就是两人分别时的场景。

    第六代都是一些变态,这部影片中,娄晔设计的台词很少,大部分情节都靠演员的眼神和肢体语言来推动。

    巧巧尽管演技比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她离娄晔的要求还是有差距。

    第六代导演最注重的就是演技和内心的表达,其他都不重要。

    好在和她演对手戏的是关东,两人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而且有关东的带动,巧巧能轻松不少。

    但尽管如此,一共十五分钟的戏份,他们在长春磨蹭了三天。

    ……

    刘晔是个骚包小职员,天天小西服一穿,头发抹得比狗舔的都亮,每天出门前必照镜子,还得吹着口哨暗叹一声:特么的,又帅了。

    周讯是电话局的一名接线员,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份相当时髦的工作。

    两个小资怎么走到一起的,娄爷没说,反正是一对文艺青年,没事的时候看看电影调**,回家啪啪啪之停还得放上唱片轻歌曼舞一段。

    而这一年是1931年,街上时不时就会见到游行的学生们,沪城已经进入到了设点时期。

    某天周讯接到电报,刘晔说他今天会回到沪市,于是她到火车站去接站。

    镜头一转,对准了火车一名沉稳的年青人。

    这个和刘晔穿着同样灰西服,拿着同样手提包的年青人是一名地下党,他这次到沪城来是为了执行暗杀任务的。

    在他对面坐着的就是小骚包刘晔。

    火车快进站时,刘晔把头探出车窗张望,刚刚恋爱的小骚包急于见到心爱的人。

    而对面那位地下党在见到车站上的同志后,很沉着的把一本杂志放进了西服口袋里,这是他们联络的暗号。

    这时火车进站了,缩回的头刘晔看都没看,抓起墙上的灰西服,抄起行李架上的文件包,急匆匆的下了火车。

    刚下火车,这货正四处张望找周讯呢,一大哥上前搭讪:“先生,您的洋服直漂亮,是是订做的吗?”

    问得刘晔莫名其妙,他没理大哥。

    大哥心中暗赞一声:素质够过硬,没忘记地下党准则第一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暗赞之后,大哥又问了一遍。

    刘晔只得答道:“不是,是订做的。”

    “是您太太给您订做的吗?”

    刘晔暗想,这人有毛病吧,不过社长那是有素质的人,所以尽管不是很爽,但还是很有礼貌的回答道:“是我自己订的。”

    我靠,暗号也对,没错,就是他。大哥一伸手,略带激动的低声说道:“同志,欢迎回家!”,随手把东西塞到了刘晔手里。

    而这时刘晔才发现包拿错了,瞬间他知道大哥为什么和他bb起来没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