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合心意为上(第一更求保底)-第2/3页



  实际上,最早的时候舒舒想要回个铺子或者院子。

  去年,十阿哥转了个铺子到舒舒名下,作为给兄嫂的大婚贺礼。

  人情往来的话,还回去一个也不算什么。

  可是舒舒觉得,那样太分明了,而且还扎眼。

  十阿哥之前转给舒舒铺子,都是过了他们大婚的日子许久,打发人悄无声息办了的。

  可是,现在不同了。

  康熙已经开始从户部八旗司查账了。

  舒舒要是效彷十阿哥行事,都在康熙眼中。

  也在旁人眼中。

  到了那个时候,小人拿这个说嘴,就能挑拨九阿哥与其他阿哥的兄弟情分。

  他们与十阿哥之前,情逾骨肉,可以礼尚往来,却不宜太过分明。

  要是收个铺子的,转眼就回个差不多的铺子或宅子,倒像是了了前账似的。

  布音格格是蒙古格格,陪嫁里不会缺金银,可是这样细碎的应该不会准备。

  也不用大张旗鼓的送过去内馆,直接抬到十阿哥处就是了。

  本来就是为了方便小两口的。

  京中旧俗,商铺是正月初六开业。

  舒舒名下的银楼也不例外。

  那两箱子东西是年前吩咐去做的,才有消息传回来,说是预备齐当。

  舒舒打算月末的时候,让人送进宫。

  因为她这里也常备着各色荷包,所以也叫银楼多做了一份,用来补充。

  一起送进宫,倒是不惹眼。

  护军们查看过,也只会说她这个皇子福晋嫁妆丰厚,出息银子多,手上不缺开销。

  要是换个身份,舒舒还不敢露富。

  如今这个身份,没有什么可怕的。

  人人骨子里都势利,宫里的人也不例外。

  宫里的宫女、太监对二所客客气气的,除了舒舒不好招惹之外,也有她出手大方的缘故。

  之前二所的赏赐“改革”时,也有背后滴咕,说舒舒是假大方,实际上吝啬,才会改阿哥所赏银惯例。

  为了证明此事,还有人专门私下里做个粗略统计。

  可是随后的年节赏银,大家得到的赏银总数实际上并没有减少。

  就是跟以前那种按照等级分配的行事变了。

  不是一等就一个数额。

  而是“多劳多得”。

  偷奸耍滑的不满,私下里冒酸话也没有人搭理了。

  过了几日,就是正月二十五,上御太和殿视朝。

  康熙敲定了南巡的出发时间,二月初三。

  多罗顺承郡王府上的折子也得了批复,准已故郡王充保亲兄布穆巴袭郡王爵。

  三等侍卫尹德升郡王长史。

  ……

  这一日,也是宫嫔往宁寿宫请安的日子。

  几位分府的皇子福晋也之前提了牌子请进,要在今天入宫给太后请安,大家将会齐聚宁寿宫。

  舒舒这里,也第一次单蹦去宁寿宫。

  宜妃没有去。

  太后早免了她请安。

  年前那日带了舒舒过去,是有事情才出面。

  如今随着天气转暖,路上湿滑,宜妃也不敢逞能。

  舒舒既是单独过去,作为小辈,就不敢压着时间出门。

  早早的就过去了。

  五福晋过来的更早,已经在东次间陪着太后说话。

  见舒舒进来,五福晋笑着伸手,招呼她过去。

  舒舒给太后福了礼,也见了五福晋,就过去挨着五福晋坐了。

  “我们爷催我来了,说是南巡的日子定了,问问皇祖母这边还有什么想带的,我们好帮着准备……”

  五福晋拉着舒舒的手,不用舒舒问,就说了自己早到的原由。

  太后笑着说道:“不用管我,我不挑,你们妯里想要带什么,你们自己商量着来。”

  五福晋就望向舒舒。

  舒舒想了想,道:“路菜这里,我已经拟了单子,等到二月初一、初二两天做就好,主要是担心‘水土不服’与晕船,到时候就要遭大罪,我查了几个应对水土不服的偏方,为了以防万一,预备上也好,就是带几坛子京城的水,再带些土,水土不服的时候,这两样跟当地的水掺和起来,再烧了喝,就是对症水土不服的,要不这个就让五哥准备?”

  五福晋仔细听了,点头道:“我记下了,回去就叫五爷预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