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第2/4页





    国君软弱,对于一国显然并非好事。

    心思一转,崔渠见儿子萧萧肃肃立于身前,眉目疏朗,气度高洁,颇有几分先人之风,一股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他提起一件事“你早前呈上去的文章被王都士人相传,国君和国相读完也对你赞赏有加,我这次回来,国相甚至让我捎你一句话。他让我问你,你究竟何时去雍阳”

    何时去雍阳

    崔宿白垂眸半晌,答“再等等吧,等眼下祈水的问题处理妥当,我再启程去王都。”

    毕竟他答应过要护着她的。他许的承诺,总要做到才是。

    崔宿白想,如果祈水的问题不处理完,小姑娘的日子怕是会过得战战兢兢。

    郡守归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祈水郡,祈水郡百姓的心彻底定了下来。

    郡守崔渠治理祈水郡十余载,在这期间,百姓生活和乐,没有苛政,能存下粮来,同时又远于战争,不必担心生命之忧。

    所有人都对郡守崔渠十分信服爱戴。

    崔渠回来后,许多崔宿白之前无法名正言顺做的事情也正式施行。

    官府很快颁发政令城里城外的流民将被聚集到一处,男子或充入军中,或开荒耕垦;对于老幼妇女疾病无依者,官服会继续开粮布施,给予救助,帮助其在祈水郡复业自营。

    政令一出,祈水郡内外一片赞叹。

    祈水郡百姓赞叹郡守良善大义,从幽平郡过来的流民涕泪横流,感谢郡守不仅没有驱逐他们,反而给了所有人一条出路。

    据闻城外的流民听到政令后,万人齐齐跪倒在地,磕了几十个响头,他们喊“谢郡守大义”,也喊“谢国君英明”。

    夏酉如常来替孙儿买糕点,同芸娘说起郡守对于流民颁发的政令,赞叹不已“郡守此举,既解决了流民的问题,又充盈了军队、增加了耕垦之人,实在是令人佩服。”

    他摸了摸下巴“城中人数有增无减,我瞧着将来找我做木工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几个儿子或许帮扶不过来哩。”

    芸娘笑他“有的忙是好事,等你见了满袋子的铜钱,怕是熬夜都会给人赶工完成。”

    “谁不爱钱财之物呢”

    夏酉眯起眼睛笑,眼角挤开几条缝。他低头见皎皎正趴在柜台上听他们聊天,两只手臂枕在下巴下面,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模样,不由笑得更高兴。

    “托芸娘的吉言,我今年能多赚点钱,给我孙子多买几块糕。”夏酉看着皎皎,笑眯眯道“皎皎的生日是不是在年底今年我送皎皎一把躺椅好不好”

    皎皎眼睛亮起来,兴高采烈“那我先谢谢夏酉叔叔了。”

    她礼尚往来道“那今年夏酉叔叔的生日,我也要送叔叔很多我自己做的糕点。”

    芸娘无奈道“你这孩子。”

    糕点换躺椅,还是皎皎占便宜。

    夏酉乐得不行,连连道“那夏酉叔叔就等我们皎皎的糕点了。”

    他一直很喜欢皎皎,觉得皎皎好看又聪慧,常说整个祈水郡都找不出第二个比皎皎更可人的孩子。三年来,他对皎皎一直很好,不时还会雕刻一些哄孩子的小木雕送给皎皎。

    “我还有一批桌椅没做完,就先不和你们唠嗑了。”

    同皎皎定完生辰礼物的约定后,夏酉拿着糕点向外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瞧到门外的景象,了然道“守卫们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