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稻城唐骏救小童,京都使节催西归(二)-第2/2页





        唐骏脸上一闪而过的笑容自然是没有逃脱在他身后列阵的弓箭手们的眼睛,开玩笑,他们作为弓箭手,虽说做不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般厉害,却也练就了一双好眼力。

        但军阵中的将士们却没有回头,他们知道唐骏为何会笑,因为在他们身后传来小家伙清脆爽朗悦耳的笑声,那笑声时而近些,时而远些,他们心中便知晓是小家伙在往他们这边挣扎呢!

        不理会小家伙的笑声,将士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战场上,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丢了性命,更何况他们还要集中精力听唐骏下达的指令作战呢!

        若是没有及时按照下达的军令做出回应,哪怕战胜了,战后也会被追究责任。

        军令如山,唐国的边军之所以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取胜,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其他军队无法比拟的执行军令的能力。

        令行禁止这四个字深深刻在了定胡军堡众将士的心中,但凡上阵杀敌,便能做到千万人如使一臂,何愁无法获得胜利!

        军阵前方扬起的尘土越来越近了,众将士也听见了战马踩踏脚下土地发出的“哒哒”声,不一会儿,便见从前方扬起的尘土中飞奔出一面旗帜,旗帜明黄色,上书一个大大的龙飞凤舞的唐字。

        旗帜下面,是一名身着唐军甲胄的骑士,他手握大旗,身后跟着十余骑骑兵,全都身着唐军战兵才能穿着的铁甲,一手执缰绳,一手执长枪,身后红色的披风在空中肆意起舞,身背一面小小的令旗,在唐骏等众将士眼中缓缓降低马速,驱赶着战马向定胡军堡的众将士缓缓驶来。

        定胡军堡的将士们被眼前的这十多骑组成的马队给震惊了,好不威风,望向他们的眼神也是双目放光,羡慕不已。

        若问将士们为何这般,且看那十余骑的马队装备便知晓了。

        先说护具,唐国锻造工艺在中原诸国中位列前茅,盔甲兵刃更是诸国中最好的,当然,那是精锐部队才能装配的,普通军队的装备与其他各国倒是相差不大。

        一是锻造上好的盔甲本就不易,即费时又废铁,还要进行维护,投入和产出相比一般质量的盔甲要差上不少。

        二是各国的锻造工艺水平虽然没有唐国那般厉害,可是架不住各国统一的说辞与行径啊。

        各国经过商谈,允许唐国拥有一支三千人的禁卫军装备,若是超过这个数或是在边境上看见那明晃晃的明光铠,各国便会对唐国同时宣战。

        猛虎架不住群狼,唐国也无法与所有列国同时开战,莫说所有了,一旦超过六个国家统一宣战唐国也吃不消,换做其他各国任一国家也吃不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