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3/4页
清越问楼惯秋:“我见平常人家家里用的都是烛,为何大人喜用青灯?”
楼惯秋浅笑着说:“听说青灯可鉴鬼,鬼来时灯光就会变绿,我头先就是看着灯光发绿,才开窗一探究竟,你刚才站在外面时,可觉得身边有什么?”
清越掩嘴笑起来:“据说鬼都爱生得俊俏的男子,喜欢吸他们的阳气,你倒是要小心了。”
清越道:“我看你真是天不怕地不怕,世上可有让你忌惮之物?”
她差点儿脱口而出:“你!”可我不敢,也不愿破坏这灯下的笑语宴宴。
后来两人默默坐着,清越走到楼惯秋桌旁,抚弄着古琴,铮铮琴音,悠远扬长,可惜清越不会弹琴。楼惯秋听见清越拨弄琴弦,神色忽有些奇怪,转脸移开了视线。
不大一会儿,楼惯秋神色如常地回过头:“天晚了,回房歇息吧!”
清越见他的眉宇间真带着些许倦色,忙站起来:“那我回去了。”
楼惯秋探手拿了盏陶制鲤鱼灯,又取了根膏烛点燃插好,递给我。清越向他行了一礼,捧着灯回自己的屋子。
还记得清越刚到舞坊的时候,她和众人不熟,对于改编歌舞也是一窍不通,她对舞坊的歌姬说:“就拣你们最拿手的唱吧!”
第一个先唱的,是一幕将军征战时,月下独自徘徊,思念公主的戏。
没想到因此成就了舞坊的未来。
后来这是清越让人第一次命李年为客献曲,而且特地用了独奏,因为以他的琴艺,整个坊里没人可以与之合奏。
弦弦思念,声声情,沙场悲壮处,缠绵儿女情,彼此矛盾又彼此交映,歌姬在琴声的引领下,唱得远远超出她平日的水平。
但是,清越总觉地李妍有些不对劲,于是直接去见李妍,觉得自己心中如何琢磨都难有定论,不如索性与李妍推心置腹谈一番。
经过一处院子时,听到里面传来笛声。她停住脚步,这首曲子和楼惯秋那日弹的一样,忽然又觉得十分佩服,毕竟比她吹得好听。刚听了一会儿,她的笛声忽停,她莫名其妙地摇摇头,继续向李妍兄妹的院子行去。
刚走几步,从李年的院子中传来琴声,淙淙如花间水,温暖平和。清越歪着脑袋呆了一瞬,继续走。琴声停,笛声又起。屋门半开着,我轻叩下门,走进去。李妍正要站起,看是我又坐下,一言不发,只静静地看着我。
我坐到她对面:“盯着我干什么?我们好像刚见过。”
“等你的解释。”
“让他看看你比那长门宫中的陈阿娇如何,比卫皇后又如何。”
李妍放在膝上的手轻抖一下,立即隐入衣袖中,幽幽黑瞳中,瞬息万变。
“我的解释说完,现在该你给我个解释,如果你真想让我帮你入宫,就告诉我你究竟是什么人。我不喜欢被人用假话套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