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立君为何



        史可法听到这个略显刺耳的问题,刚刚拿起的茶杯又放了下去,沉吟了一下,说道:

        “实话实说,恐怕连半个月都抵挡不了。”

        柳振民继续追问道:

        “那如果现在闯军半军南下,您觉得又能抵挡多久?”

        史可法叹了口气:

        “那恐怕还是抵挡不了,顶多多撑半个月吧。”

        柳振民点了点头,随即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

        “再有,如今大位空悬,如果一时间立不了新君,那征兵、练兵、抚民和劝农这几件要紧的大事,您看又能做到几分?”

        史可法摆了摆手:

        “如果国中无君的话,干这些事情都是师出无名,尤其是征兵练兵的事情,甚至可能会被说成是挟兵自重、意图不轨啊,那就更不好办了。”

        柳振民再次点了点头,对着史可法摊开了手掌,说道:

        “史大人,我看您对这些关节都很清楚啊!既然如此,那您为什么还不赶快就近迎来一位王爷,早早定下名位,奉他为主,然后以大明天子的名义,把那些该办的事情赶紧操办起来呢?不然,再这样迁延时日的话,那还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

        “不如什么?”

        “下官不敢说。”

        “但说无妨。”

        “还不如赶快给李闯写封降书了事,倒可省去不少麻烦,咱们这些人或许还能多受些优待,少受些拷掠。”

        史可法听了这话,非常生气,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杯里的茶水都溅出了几滴,然后指着头上的白布愤然说道:

        “你这是什么话?咱们是大明的臣子,和逆成有君父不共戴天之仇!如今报不了仇,已经是愧为人臣了,怎么还能屈膝投降呢?”

        “那您打算?”

        “自然是要迎立新君,整军北上,扫除凶逆,还于旧都了!”

        “可您到底打算迎立哪个新君呢?”

        听柳振民问到这里,史可法突然显得有些得意,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

        “我干脆和你直说吧,如今福潞之争颇为厉害,福王顺位靠前,潞王却呼声甚高,所以两派颇为相持不下,纷纷或来信陈述,或登门游说,这些事情你大概都能猜到。在这种情况下,我站在中间,无论选哪一边,都会招致另一边的心怀不满,这定然会对拥立新君之后的和衷共济有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的损害!我大明如今只剩半壁江山,再也经不起新的党争了!所以我有心另辟蹊径,化解两派的争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