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热议【求订阅】-第3/6页



        花了22天的时间票房才勉强超亿元。

        还有《新蝙蝠侠》。

        花了18天票房才达到1.3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月球陨落》追上;ip续集《密室逃生2》。

        等等,票房都不是很理想。

        其中宣传声势浩大的《新蝙蝠侠》上映第9天票房才超亿元,刷新国内预测票房落点下限。

        不仅仅这些,

        包括漫威电影《蜘蛛侠3:英雄无归》也遭到了大量的差评。

        大多数观众有着一致的看法:特效烂片,除了贩卖情怀,一无是处。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是什么,

        让曾经的票房制造机——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市场不灵了?

        最显而易见的。

        是好莱坞“躺平式”的原地踏步已经无法满足国内观众日益提高的电影审美需求。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称之为好莱坞大片,凭借的是惊艳特效、强烈视觉冲击以及打造ip工业电影的专业团队。

        但随着国内观众见识的好莱坞电影多了,大家自然能够发觉好莱坞电影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从某种程度来说还退步了。

        现在很多人提到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大多数是20世纪**十年代的作品了。

        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肖申克的救赎》等耳熟能详的电影。

        不过,这些电影距离现在都二十多年了。

        即使是掀起一阵观影浪潮的《指环王》系列,也是新世纪前三年的作品了。

        甚至被人称为超级英雄电影天花板的《黑暗骑士》,则是2008年的作品。从20世纪**十年代佳作频出,到新世纪以来经典电影鲜少,能够看得出来,好莱坞巅峰不再。

        现在,国内观众走进电影院,对视觉要求已经慢慢降低,电影“讲故事”的内核成为刚需。

        如今的《阿凡达2》就很能反映这一刚需。

        大家愿意为《阿凡达2》买单,一定是故事本身而非特效。

        在文化基础大相径庭的情况下。

        国内观众对于漫威系列或是dc系列的喜爱,是对英雄主义的热爱和人类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认同。

        但随着故事越来越乏善可陈,

        待情怀消磨殆尽之后,此类ip续拍,陷入了特效泛滥的怪圈。

        无独有偶。

        不少好莱坞电影近几年都有这个坏习惯。

        那就是好多的系列大片都陷入了一种死循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