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学习是必须的【求订阅】-第4/5页



    “真不愧是锦鲤啊,这运气也是真没谁了。”

    “幸亏我之前没有欺负过杨锦鲤,你们以前欺负过她的,今晚偷偷的发个道歉信吧,要是被记恨,今后就麻烦了。”

    “哎!这背景。真特么的吓人。”

    ……

    饭局结束。

    陆晨就让助理把锦鲤给送了回去。

    “学习的时候认真点。”这是锦鲤在离开的时候陆晨对她说的一句话。

    这话还真……

    柳施施几人微微点头,他们知道这是陆晨的底线,所以也没说什么。

    同时他们也赞同陆晨的想法。

    就这样把这条锦鲤给放出去,害到的不光是她,还有诗晨工作室。

    “你准备什么时候才让她真正的出道?”唐磊有些好奇的问道。

    “等到女团结束之后吧。”陆晨想了想说道。

    “这会不会太晚了。”

    柳施施微微的皱眉,她还是挺看好这条小锦鲤的。

    不然的话,也不会把他给签进工作室了。

    可是现在陆先生居然说要让她闭关两年才出道。

    这让她有些没法接受。

    “只会晚,不会早。”陆晨再次说道。

    说到这里。

    柳施施也明白了,陆先生是铁了心要让这条小锦鲤尝尝学习的痛苦了。

    “你这是准备让她把之前失去的补回来吗?”

    “可以这么说!”陆晨点了点头,

    很多艺术家都表示:一个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能走多远靠的也是文化。

    之前的很多明星都是这么认为的。

    比如为饰演林黛玉的陈晓绪。

    将几页纸的人物理解和自己写的小诗一并寄给导演,这才从全国海选中脱颖而出。

    87版《红楼梦》导演专门写了一本《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导演阐述》,开机前给演员开学习班,共同研读原著,听红学家讲课,这才有了演员的精彩发挥,成就了贴近原著、还原角色的荧屏经典。

    由此可见,文化基础不仅关系着演员自身发展,也是成就影视精品的前提。

    当然。

    观众认可的“演技派”,未必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人”。

    比如王宝锵从草根逆袭影帝,咏眉并非科班出身却摘得影后,赵丽绒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在小品中挥毫写下的“货真价实”却让观众赞叹……他们的成功说明:文化从来不局限于学历,不只来源于书本,也不一定呈现为条分缕析的表演理论。

    生活是戏剧的源泉。

    对于演员而言,体验生活、再现人物是基本功。

    有演员为演好甘肃农妇,花十个月在当地体验生活,学习方言、播种麦子、喂养动物;

    有演员出演警察前,跟随民警一同出警,体验真实工作状态;

    有演员为立体展示特种兵形象,在部队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体验……他们付出大量时间到现实生活里摸爬滚打、汲取养分,才打磨出观众认可的角色。

    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好演员不能依赖“本色出演”,

    了解不熟悉的生活样态与内心世界,正是提升文化的重要方面。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