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关心则乱,自古忠义难两全(二)-第2/6页
陈忠意出来说了,叶沛急得眼泪差点出来,跪下说道:“乐安跪求觐见官家!”
陈忠意见了,吓得后退了两步,不知如何是好。他只哀叹一声,又进去了。可是他不敢再提叶沛,只愁眉不展地站在赵祯旁边。
此时大殿上,参知政事文彦博正口若悬河地说着:“自太祖立国以来,便不主张武将拥兵自重,边疆之将都是一届一换。像狄青这样带兵,陛下是否也曾听到过延州有‘狄家军’一说?
他们都称狄青为‘狄爷爷’,兵士只知他狄青,何人感念皇恩?这便是所谓的江湖义气,这便是他们不顾王法的缘由。如果边疆兵士都如此,那国法安在,原则安在?一旦将领心存异心,那陛下忧虑,国家危矣!”
开国大将曹彬之后曹琮说道:“我曹家一门忠烈,抗击辽国时立下汗马功劳,却不敢恃宠邀功。如果今日对武将有所偏见,岂非鸟尽弓藏,让人心寒?”
“当年枢密使曹利用也是曹氏之后,他还不是被人利用,最后落得军中自杀的下场么。”文彦博瞪着曹琮毫不示弱,反驳道:
“可见武将的权利给的太大,便有万千不利之事。要说武职,宰相范仲淹在延州指挥作战时还不是吓得西夏人闻风丧胆,而如今的枢密使韩琦亦是文官,作为武职的最高长官,做得也十分优秀。”
宰相范仲淹说道:“臣认为这文职、武职都是为国尽忠,为朝廷效力,本没有区别,只要忠于职守,为百姓谋福祉,不应当分出你我。”
赵祯终于听见一句顺耳的话,跟着说道:“范相公说的有理,不论文职武职,都是为国尽忠,为朝廷效力,不应当分出高低贵贱。
众臣都应该努力为咱们大宋朝出力,不应有私心、分党派。再者,今日讨论枢密副使狄青包庇下属之罪,大家不要撇开话题,说得太远。”
洛苑副使郭守璘听了这话,仍然反驳说:“范宰相这话当然有理,只是今日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论之事虽然表面上为狄青枢密副使的个人罪行,却隐含武将带兵的国策问题,若是讨论不清大事原则,则小事必然混乱,望官家三思。”
赵祯看着郭守璘正义凛然的面容,觉得自己还是年轻不易服众,因此不做定论,继续听底下众臣争论不休。
赵祯看着众臣吵得面红耳赤的样子,心里还是没有拿定注意。他面临过很多棘手的问题,这次不知会不会像以往一样顺利解决,他扶着前额,开始觉得头痛。
赵祯一扭头,却看见陈忠意也是愁眉不展的样子,轻声问道:“叶沛可走了?”
“回官家的话,乐安郡主还没有走。”
赵祯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
陈忠意不敢隐瞒,说道:“郡主现在正跪在殿外,说是要跪求觐见。”
赵祯看看底下不安的百官,本就烦躁的心更是心情差到极点,“她真是不为我着想,这是恃宠生娇了吗?让她跪着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