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如刀



        华历纪年三千六百年,炎朝立国的第五百二十二年冬季。

        腊月里的寒风轻揉着林野山河,那一点梅色渲染着辽阔的雪色,又添几分神韵宛若寂寥的仙子,含情半分。

        向北方跨过万里的九王山山脉,就到达北方的草原上。游牧为生的青奴部落,存粮在这个冬季已经开始面临短缺的问题。他们的大汗白狄昆,在索求粮食无果后决定违背盟约,对中原地区的炎国发动抢掠,夺得他们部落里所需要的物资。

        东方华历纪年三千六百零一年,炎朝立国的第五百二十三年初春。

        茫茫的草原上,各部落聚众约二十万左右,统一由白狄家族指挥,浩浩荡荡,举战旗、鸣角号,南下至九王山。后兵分两路,一路西北处凤燕关,一路正北处的虎御渡。兵锋所至炎国重要的御敌关口。凤燕关的守軍十二三万,虎御的是七万多。但想以此防御整軍备战,穷凶极恶的青奴人来说,虎御和凤燕两处守城兵士相对弱,后勤补给供应不及,说被攻克只是时日多少的问题了。

        中原天下,炎朝赵氏,太祖皇帝赵玄出身于统御軍武世家,入仕之后,屡屡得立胜功,官拜右丞相后独揽朝中大权,发动政变。逼迫周朝少帝退位禅让,改建立炎朝,立国都天下中心万阳城,至今日二十七代人。五百多年的时间里,鼎盛到衰弱,国土让了又让,银两赔付了一次又一次,从最初的青江河一直退到长关之内。

        北部从周朝末年开始始终都是游牧人在统治,随着炎朝国立力的衰退,他们也在不断的壮大势力。而东南洋和西南边陲小国换了几代。与西域向来不相干扰,互通贸市交易。所以,炎国的困扰一直是来自于北方的霍乱。但是青奴人并不是一个家族,五百年以来统治血脉换了几波人,分分合合,一直到四百八十八年才到了被白狄家族占到手中。

        几日的时间里,不断的送来前线紧急军情,守关士兵虽然拼死顽强抵抗,但是城中钱粮草料短缺,加速了被歼灭的时间。恳求支援。

        炎国的王城的朝堂上,各部官员围聚在不安的氛围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皆因不知皇上的意思是战是和。意见上,部分的人是以为青奴人为粮,不必再搭费兵马粮草,去迎战一个没有准备的战争。且说太平过了这个春种时间,收粮之时再追究也不迟。但绝大部分中立的不敢发言,表现得故作镇定,实则拿不定主意站谁那儿,以往皇帝是战是和的态度都不一致。再少部分年轻的小将軍们就是叫嚷着迎战,敢为先锋。言说议和臣子们呵斥着他们为了建功立业的私欲置国家社稷于不顾,口舌上争执不过,只恨的几个人,喘着粗气,攥紧拳头。

        且说殿外人声嘈杂,后殿内,皇帝在榻上沉思,一时间又因疾病昏昏沉沉睡去。炎国第二十七位皇帝——赵修。炎国四百五十七年生人。现如今已经是白发苍苍的。回想雄心壮志,都于在位的几十年中被磨灭的仅存一点余热。这几十年中,北方凤燕关反复在敌我之手,曾经一次又一次想大举兵力灭掉北方游牧的战争却反而换来炎国与青奴人一步又一步的和谈妥协。“蛮夷!蛮夷!”越想心中越是暗暗的发恨。缓缓得从榻上起身,匆匆几步行至殿门,再突然的声音接近嘶哑的大喊:“来人啊!来人!传朕诏令!”

        大总管余得山慢步从容的从后殿外门旁转身进来,俯身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