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第5/6页





        前后脚接连来了两封信,项宜看着也有些奇怪。

        不过,若是更加紧急的事情,项寓定然忍着不耐,直接送到谭家来。

        项宜先拆开了第一封。

        是寻常的家信,妹妹项宁执笔,说了些两人的近况。

        父亲死后,姐弟三人在老家守孝。孝期结束项寓便要去报名科举。

        他并未因为父亲项直渊的事绝了科举之路,可却没有人答应为项寓科举作保。

        本朝科举必得有人作保才能报上名,项寓无法科举,项家就再也没了翻身的可能。

        项宜便是在这般情形下,嫁到了谭家来。

        谭家是世家大族,名号响亮,谭家人甚至不必出面,只要有名号镇着,项寓便可踏入科场。

        他极争气,两年连考三场童生试,顺利中了秀才,之后就同项宁一道,搬到了维平府青舟县住,眼下就在青舟书院读书。

        青舟书院原本只是山间小私塾,在众多世家大族的族学面前不起眼。但却是无依无靠的寒门子弟仅存的能读书的地方。

        项直渊任维平知府时,一手将这小私塾办成了小有名气的书院。

        书院的先生都与项家人相熟,项宁项寓过得顺当不少,且距离项宜所在的清崡县路程不远,姐弟之间相互有个照应。

        项宁先说了些平日里的琐事,接着项宁说了项寓读书的事情。

        项寓中了秀才还不满一年,想去参加今岁秋的乡试,书院的先生认为他这般年岁不可能考中,就没准备让他去。

        只是项寓是个执拗的性子,非要先生出乡试的题目给他作答,若是答好了,便去考一回试试。

        没想到,项寓还真就交了一份让先生惊喜的文章,几位先生一商量,就准了他。

        考不中也不要紧,继续学便是了。

        项宜看得眼睛发亮,接着便瞧见项宁清秀玲珑的字迹下,出现一行飞扬凌厉的字。

        “今次乡试,寓势在必得,届时让长姐脸上多添几分光彩。”

        是项寓的字。

        不等他中举,项宜就已经止不住翘了嘴角。

        下面仍是项宁乖巧干净的字迹,小姑娘委婉地认为,项寓虽然骄傲地像一只公鸡,但一举中第也不是没有可能。

        项宜眼角眉梢都翘了起来。

        乔荇在旁探头探脑看着,突然问了个问题。

        “要是咱们家小爷考中了举人,会不会接夫人回去呀?”

        她总有些新奇的想法,项宜笑看她一眼,“为什么这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