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期中考试-第2/2页





  毕竟趁着刚刚背完还有记忆。

  这次的题目还是简单。

  1,《庄子.逍遥游》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也就是飞行的了。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描绘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李子阳读过一遍题之后脑子就有想法了。

  之所以没写。

  只因为他要在细细推敲一番。

  看自己想的句子放在这里是不是合乎题意的。

  片刻后

  他依次写下“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做完后他便开始做第一篇阅读。

  其实这些在文中找句子选答案的,看起来好做,但是有时候还真的会被人家出题者给套住。

  有几个答案实在过于接近。

  只好字字推敲斟酌。

  对于李子阳而言,文言文翻译是一个要认真的点。

  上一世做这种题纯粹根据字面意思胡编。

  这次因为认真学习,古文对应的意思也都记得清楚。

  翻译起来也是相对轻松了。

  文言文翻译的第一题,(1)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

  他按照之前老方说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

  “其父岳和,常节省粮食周济穷人。乡人耕种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让给人家。向他借钱的人,他从不强迫人家还债。”

  第二句(2),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这是因为他们肚量大却不随便贪***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

  翻译完后,李子阳有莫名的自豪感。

  与此同时

  殷正也做到了这题。

  他的翻译相当直白了。

  第一句“他的父亲岳和,可以自己节食去救济饥荒的人,他人耕地侵犯他土地,他就割了让给他。有人偷他钱,他也不会责怪他。”

  他翻译完之后一脸迷茫,嘟嘟囔囔的说:“这老好人……也太傻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