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双输-第2/2页
周围外人太多,“想你”这两个字,让个性羞怯的杜氏实在是难以说出口。
王也也不捉弄她,笑着牵住她和貂蝉的手,拉着进了一辆四轮马车:“来吧,有什么事,我们回去慢慢‘说’。”
王也还特意在“说”字上加重了语气,火热的目光,灼得杜氏浑身发烫,脸蛋更是红扑扑的,既害羞又期待。
这么长时间没待在王也身边,杜氏对他自然也是万分想念。
回过神来的时候,杜氏这才发现她坐的的马车有点不一般:“这个马车,怎如此平稳?”
此前出行河东,杜氏也没少乘坐马车,但都是传统的二轮马车,不仅车厢面积狭窄,而且哪怕是走在大路上,也摇摇晃晃的非常颠簸。
哪里像眼前的这辆马车,不仅有四个轮子,而且四平八稳的,室内空间还相当充足,舒适性极佳。
王也都还没来得及回答,貂蝉就兴高采烈地为杜氏介绍道:“阿姊,这是天工坊出品的四轮马车,是孟津书院里一位名叫刘晔的天才学员发明的呢。”
在貂蝉的讲述下,杜氏也才终于知道这段时间里,洛阳居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也发生了不少的改变。
比如墨门书院的推广,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还有最近王也出资筹办的天工坊这个年代的工匠,无论地位还是收入,都非常之低,而且被读书人视之为贱役。
当然,儒门之人向来高傲,除了高.官权贵不敢鄙视之外,整个天下就没有哪个行业是他们所不鄙视的。
而王也开办天工坊,除了是召集工匠为自己所用之外,更旨在打破这种偏见和歧视。
效果也确实不错,工匠的收入得到提升,他们的子女也得以进入书院读书学习,掌握知识,开拓眼界。
只要这样继续推行下去,原本学术话语权被儒学所垄断和把持的局面,迟早都会被打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等掌握知识和思想的工匠增加,并且成为社会主流,儒门就算再怎么嘴炮,也无力回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