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第一个吃光能源的螃蟹-第2/3页





        “好,不知不觉,咱俩以后都是在京都有房的人了。”

        “嗯,不过我不如你,只有一套,榆榆会不会嫌弃我?”嘴上说着这样的话,眼底却带着笑意。

        楚榆慢了一拍,一只脚踩在他脚上:“嗯,嫌弃,嫌弃死了!”

        “嫌弃也没用,”谢宗翰手上微微用力,轻而易举将小姑娘的身体拖起来,另一只脚也放在自己脚上,用身体带着她在人群里跳舞:“我这辈子赖定你了。”

        “哼哼,”楚榆哼了哼,放松身体,任由谢宗翰操纵自己动作,“对了,我有件事需要谢宝同志帮忙。”

        “什么?”谢宗翰挑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他也渐渐发现了,楚榆只在有事吩咐、或者有事情要他去做的时候才会叫他谢宝,其他时候都是叫小谢同志的。

        “我准备建个厂,你给我介绍几个踏实可靠的人呗?”

        “行啊,你要几个?”问了这一句,他才又想到:“你要建什么厂。”

        “初步计划是做光电池……也就是太阳能芯片,产品类型主要跟葛家兄弟那边需求对接。”

        这段时间葛家兄弟又往楚榆账户打了好几笔钱,循环系统销路不错,只是地区限制大,很多光照时间短、不充足的地方都不能使用。这一点是楚榆一开始就特意留下的短板。一来的确是当时的材料限制,二来,就是为了现在做准备。

        想喝好汤,总不能跟在别人后头。

        比起跟人合作,楚榆更喜欢自己掌握主动权。

        光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光伏现象,在三十年代末被人发现,之后又经过二十年的研究,第一块商业实用型太阳能电池在m国诞生。而华国的研究又要更晚一些……

        总之,楚榆准备当华国第一个吃“光能源螃蟹”的人!

        谢宗翰沉默片刻,他没想到楚榆要做的居然是实业。

        “电池生产厂应该需要很多投入,你身上有这么多钱吗?我这有几十万。”不过几十万,对电池生产应该是杯水车薪。

        一般这种项目都需要国家投入的,现在国家虽然也放开了民营和乡镇企业研发,但是像这种实业类型企业,大部分还是国家在支持。

        “资金不用担心,我准备用房子向银行抵押贷款,”制造实业初期贵就贵在研发上,楚榆脑子里已经有了完整的生产数据,这一部分大资金可以先去掉,生产线器械是最耗钱的,一些高精度仪器需要国外引进,不过这部分器械没必要买最先进的,楚榆准备先买基础民用,再在基础上进行改进。

        总的算来,三百万应该可以拿下两条生产线。

        至于后续的发展路线,楚榆也有了大致的计划,太阳能电池只是初期产品,后续会根据初期产品,衍生出一批太阳能电器……

        八十年代也是个好时代啊,楚榆已经看到千家万户举着钱向自己招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