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史(完整)-第2/6页





    不过更让人感到有趣的地方是,这项法令提倡向草原的鞑子买羊毛,而不准有人私自在大明养羊。

    这项政策对后来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也成为“温水煮青蛙”的典型。

    同年,一场大婚吸引了全天下人的关注,这次婚姻可以说对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势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这一年,张简修与寿阳公主结婚,明神宗朱翊钧成为了他的大舅子。

    1581年(万历九年),张简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摊丁入亩”。

    他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

    摊丁入亩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

    它减轻了农民的不合理赋役负担,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别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

    ☆。

    1582年(万历十年),张简修接手锦衣卫。这一下子拉开了血雨腥风的幕布。

    这一年大量的贪官污吏被关押发配,严重者抄家以告天下。

    一时间人人自危,朝廷之上惶恐不安。

    同年他成立“皇家商会”和“皇家票行”。

    他下令全国的商人都要加入皇家商会,必须在这里注册下自己的信息才能经商贸易,而每年他们也都要交一些会费。

    其中还是许多内幕就不一一细谈。

    皇家票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中一直被史学家认为是现代银行的雏形,是大明王朝资本主义的萌芽。

    而随着前几年各项政策的完成和实施,这一年明朝的财政收入意外得达到一千多万两。

    其中虽有些是意外之财,但也不得不使天下人惊叹张简修改革的效果。

    “对于张简修强硬的改革手段,大家褒贬不一。但我认为处在当时那个结党营私的时代,只有用这种手段才能令腐朽不堪的士大夫屈服,要不然这段伟大的‘大变革时期’很有可能会被浅薄的人合力扼杀在摇篮之中。

    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在万历十四年,张简修向被他强行镇压的保守派清官一一道歉,并与他们详谈一晚。自此之后,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许多保守派也归于改革派。”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修在他的著作《大变革》中这样写到。

    ☆。

    1583年(万历十一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在张简修的牵手下,传教士和翰林院合作,开设了新式教育。

    随着利玛窦到来的船上装载了稀奇古怪的玩意,使人们纷纷惊讶不已。

    张简修顺势下令重新开放海禁,鼓励商人发展海上贸易。

    他准备多年的大航海计划展现在众人面前,他派新式海军效仿当年郑和下西洋,重新开启大航海时代。

    临行前,他交给他们在欧洲各国建立外交,实行海上贸易,让大明成为世界中心的任务。

    几年后回来时,他们还带回了西方的许多精英和贵族,这些人都是为了躲避欧洲战火。作为西方上流社会的人群,他们也带来西方独特的知识和技术,许多珍贵的书籍和先进的器械被带来。

    这一年被史学家们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相遇的一年,是文化激烈碰撞的一年,这一年各种奇特的思想冲击了明朝人民传统的思想。

    “世界是一个球体,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这是1583年最让人颠覆三观的问题。

    这一年被后世称为“第一次思想解放”,其意义深远能影响至今。

    而之后更是出现了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等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

    文化界也出了李贽等大思想家,徐谓和董其昌等顶级书画家,戏剧家汤显祖等。

    他们都是在新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杰出学者。

    后世普遍认为1583年——1593年,这十年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几乎可以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媲美。

    历史泰斗——范季林曾公开发言:“万历时代是张居正父子的舞台,没有他们,当时那个腐朽的王朝最后一定走向灭亡,绝对不会有后来的三次“思想解放”,这奠定了如今我们科技的基础和世界上的地位。就算那群跳梁小丑怎么折腾,张简修的功绩仍是不可磨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