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才识不凡谋初定-第2/7页
终于,石生大师和杨远风都放开了双手。石生大师叹道:“杨施主果然身负奇功,善哉,善哉!”杨远风道:“晚辈狂妄,自知内力有限,却仍作蚍蜉撼树之举,大师见笑了!”
虽然此番比试表面上并未分出高低,但林因明知道还是石生大师的内力与手法更胜一筹。因为杨远风要往下躬身行礼,不仅内力上占了点便宜的,还占了主动,而石生大师要阻止杨远风躬身行礼,处于被动位置,内力与手法都至少要高出杨远风一筹才能办得到。
石生大师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里面请!”说着,便把林因明和杨远风迎进少林寺内。
到了寺院内,则由慧生大师接待林因明和杨远风二人,双方客套一番,慧生大师请他们俩先喝杯清茶,然后带领他们俩在寺里游览一番,待吃过午斋后,又安排了午间小憩。直到申时初,慧生大师才又过来请林因明和杨远风移步罗汉堂,原是石生大师有请。
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罗汉堂中,和石生大师见礼品茶,闲谈了一会儿。
石生大师又领着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罗汉堂练功房,练功房是武僧们练功的主要地方,一般是不轻易让外人进的,江湖上各门各派的独门绝技都是不轻易外传的,在打斗中往往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拼命时才使出来。但少林寺练功房不轻易让人进的主要原因却与其它门派不大一样,练功房不让外人进入,主要是免得外人打扰武僧们练功。
其实,少林的武功并没有多少隐秘。少林武功重在勤学苦练,禅武兼修,按部就班,从基础练起,一步一步都要先练扎实,才可以往上更进一步,毫无捷径可言。所以,练习少林武功要练到成为一流高手,非得苦练个十年至二十年不可,要练成绝顶高手,就算是天赋、资质和悟性都奇佳者也非得练个二三十年,而且也不是任何人勤学苦练就可以成为绝顶高手的,有的僧侣在寺中苦练一辈子,也未能到达绝顶高手的境界。因此,江湖上除了少林派弟子,真正想好好学少林武功的人不多,就算有缘学习少林武功,也大多是只作一番了解,浅尝辄止而已,很少人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
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练功房,罗汉堂大弟子奋龙迎了上来。见礼后,奋龙引着他们俩参观众武僧练武,然后奋龙经石生大师允许,向杨远风提出一个了不情之请,那就是希望能和他切磋武功。
虽然俩人在大雾山上收拾上天门的那些歹徒时,互相见识过对方的武功,奋龙也自知不敌杨远风。但切磋武功不仅是分个高低,也是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武学修为和积累经验的方法之一,更能激发弱者努力提高自己武功层次的动力。今日杨远风来到少林寺,机会自然不容错过。
杨远风也早有此心,只是他想若是自己先提起有挑战少林武功之嫌,此时奋龙先提起,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毕竟少林寺乃是武林泰斗,卧虎藏龙,杨远风虽然身负绝世武功,但出于尊重,不便在少林寺中主动提出比试武功。奋龙不仅是罗汉堂首徒,深得石生大师真传,并且时常跟随慧生大师在江湖上行走,自然是见多识广,而杨远风的打斗经验较少,虽然同时对付几名一流的武功高手也是纣纣有余,但要是日后遇见绝顶高手,经验不足的弊端就会被放大,因此他若能和奋龙比试一番,对于增加打斗经验,自然大有裨益。
杨远风和奋龙对面而立,先抱拳互相向对方行礼,然后各自运气,先将真气布满全身,以防在比武中受到重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