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第5/7页





        “这个嘛……我只能给你说一下理论知识,实际情况你还需要自己再斟酌一下。”

        “好的!这个当然没问题!”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做梦”与大脑皮层密切相关,科学家将人的入睡划分为几个阶段,浅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而人能回忆起的做梦大多发生在快速眼动阶段,也就是异相睡眠阶段。这阶段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脑电波状况与清醒时相似,呈低电压快波,这表明神经元递质正在大量传递信息,人正在做梦。这期间意识完全抑制,无意识参与创建形形色色的梦境,倘若神经元递质传递了一个信号:“这是梦”,也就是意识混入了无意识中,骗过了大脑,一起参与创建梦境,则可以达到自由控制想要的梦境的目的。接下来我给你仔细说说这几类梦种。

        第一个,浅睡眠与“迷迷糊糊”人在刚刚睡下或将要睡醒时,总会觉得“迷迷糊糊”,感觉自己起床了其实还躺在床上,感觉迷糊了很长时间其实也就几分钟,这表明无意识被意识大量挤压逐渐退居幕后,理性渐渐回归本体,这是浅睡眠阶段一个较为典型的行为特征。在向深睡眠过渡时,意识又将慢慢褪去,一般来说只有全部的理性被压抑,梦才会出现,但偶尔有例外,下面是几个不成熟的意识未完全压制干净的案例(并未进入快速眼动期):一是迷迷糊糊觉得自己起床了上了厕所,结果因为尿床而惊醒。或者是闹钟响起后起床刷牙吃了饭,正欲出门时听见“滴滴答答”的声音,原来自己没有起床。这些类似的案例表明人经过某些训练也学能够控制意识出现的时机,在做梦时理智善存。”

        “哦哦,我懂了……我有时候也会这样,每次早上闹钟响了之后说再睡五分钟,结果醒来的时候已经上课迟到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于妗婉尴尬的笑着。

        “接着是无法绕开的事实”系统不理她自顾自继续说到。

        “如果浅睡眠期间的迷迷糊糊尚不能证明梦境可控的话,那么下面的这个事实几乎任何质疑“控梦”的人都无法绕开,因为它发生在快速眼动期,是真真正正的无意识造梦阶段:“我知道这是梦......”对,只有这一句话。人群中几乎所有人在他一生做过的梦中,总有几个梦他会觉得当时已经知道自己在梦中,这一丝意识“我知道这是梦”确凿无疑地表明即便在无意识地做梦阶段,意识依然可以躲过大脑的审查混进无意识的梦中,但能否在基础上更进一步,让更多的意识混进来尚不得而知。”

        “这个我就真的没有听说过了”于妗婉不解的说道。

        “还有就是清明梦与灵魂出窍”系统继续解释道。

        “灵魂出窍?真的假的,这不是电影和电视剧里才会有的情节吗?”于妗婉惊讶之余有些许半信半疑,但又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都能随意进出别人的梦境还有啥不能有的。

        系统不搭理她,机械的音继续说道:“清明梦,可不是清明节做的梦,而是“清楚明白的梦”。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做梦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做梦”。网络上甚至将清明梦描述成一场真人版的虚拟游戏,自做梦的一刻起便开始逼真的虚拟体验,但是人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这“一场游戏一场梦”当中,还可不断升级,在梦中飞行、穿墙而过。为了提高清明梦的质量和段位,还提供一系列训练方案:追梦日记,预设的线索,甚至鬼压床和特异功能也可促进清明梦的出现。乍看上去,几乎就是现实版的“盗梦空间”,而且无需造梦师和外界设备的帮助,只要多加训练,慢慢便可将“造梦”的技术达到登峰造极。许多人可能对清明梦的热忱源自对梦捉摸不定的好奇。一直以来,梦境似乎都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却又让人捉摸不定。而“清明梦”尝试控制梦境,让人们感到原来梦也是可以受到意识控制的。更有甚者,认为清明梦是“伪装了的出体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灵魂出窍”。也有的人可能会问,那么真的有可以被我们自己书写的脚本操纵的“清明梦”吗?“清明梦”真的是“灵魂出窍”了吗?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归根到底,“清明梦”的本质就是“梦”,有的人在经历清明梦时可能会有一种“灵魂”从“**”中“脱离”而出的感觉,甚至能够漂浮在空中,看见正躺在床上睡觉的自己的“**”,其实那不是你真的身体,是你潜意识创造的身体的幻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