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鹿门山榷场-第3/4页
    
        有顶大缸的,叠碗的,吞剑的,喷火的,耍猴的,斗鸡的,驯鸟的,斗蛐蛐的……
        都想趁着节庆时间大赚一笔。
        总的来说,这些卖艺的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靠自身卖艺为生。
        一类是以驯养禽兽卖艺为生。
        靠自身技艺的都是有组织的,他们的组织叫作云机社。
        这些卖艺人都是抱团来的。
        所以榷场中表演每种技艺的人几乎都只有一家,不会出现重复。
        驯养禽兽的,也有个名目,叫作教虫儿。
        这里的虫可不光只指昆虫。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凡是动物都包括在内。
        听说在都城临安,甚至有驯养鱼鳖和水獭表演的。
        教虫儿的没有社团,但有很高的技术门坎,都是家族代代相传。
        外人想学也没地方学去。
        杨墨一行人眼花缭乱,几乎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这时,忽然听小全子在人堆里叫道:“先生,快来这儿。”
        杨墨扭头一看,就见对面一家店铺门口挤满了人,不知道都在看什么稀奇。
        小全子在人前跳着脚大叫。
        梁安等人也很好奇,都护着杨墨挤了进去。
        杨墨挤到前面一看。
        原来前面立着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柱。
        木柱上立着一只神气活现的海冬青,羽毛光亮,两只眼睛更是精光四射。
        面对众多兴奋的面孔,海东青表现的极为淡定。
        甚至左右转动着脑袋,轻蔑的扫视着一众看客。
        海东青的爪下挂着一张牌子,上书价值纹银五千两。
        海东青产自辽东,极难捕获。
        驯养它更是难比登天。
        十只海东青里面,能够驯成一只就算是奇迹。
        一旦驯服,它便只认一件信物。
        信物在谁手里,就听命于谁。
        听说临安城的公子王孙们,都以拥有此物为荣。
        不惜万金,也要购得。
        “先生,你看这鸟多精神。”
        小全子玩心大起,想起大夫人曾经说起过,辽东有种鹰隼,名叫海冬青,打猎最是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