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粮食危机-第2/4页





        洪灾退后,虽然百姓们想尽办法,及时进行了补种,怎奈错过了节气,存活率很低。

        眼见夏末将近,秋收在际。

        地里稀稀拉拉的作物,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谁都看得见。

        粮食减产已成必然!

        离秋收还有一段时日,粮价就开始暴涨。

        很快就涨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整个县城能吃饱饭的地方,就只剩下了县里的工地。

        此时还在工地上服徭的民夫们,忽然开始感到庆幸。

        还好自己呆在工地上。

        最起码能混个肚子圆。

        就是可怜了家里人,不能跟他们分享工饭。

        这段时间,不断有民夫们的家人找到县里来,问当家人讨吃的。

        好些民夫宁愿自己饿肚子,也想把工饭分给自己爹娘和妻儿。

        怎奈工地上有规矩,不容许这么操作。

        工饭全都让家人吃了,自己饿得连道都走不动,肯定会影响上工。

        民夫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人挨饿。

        当然也有人挺而走险,悄悄利用各种方法,把工饭藏起来。

        下了工之后,再带给在城里逃荒的亲人。

        久而久之,大家发现带饭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以前民夫们只希望工期尽快结束,自己好回家耕种。

        现在他们却希望工期能够尽量延长。

        让他们有机会能够以力役充税。

        否则,今年秋天,全家人不仅要饿肚子,更没法完税。

        如今的大胤朝连年征战,府库亏空。

        朝廷对逃税处罚的极为严苛,毫无情面可讲。

        不能按期完税的人家,只有三条路可走。

        其一,卖儿卖女卖老婆,凑钱缴税。

        其二,自己被流放到边关充役,家人跟着一道流放。

        第三条路,也是最好的一条路,以力役偿税,也就是为公家干活抵税。

        当然,这活必须是徭役之外的活。

        简单说来,每个民夫要服徭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在大胤朝一年是一个月。

        超过一个月的工时,就算力役,是可以拿来充税的。

        修城的工期是三个月,每个民夫就可以为自己和一名家庭成员完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