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姚军师-第2/4页





        水泥窑全部用木栅栏围起来。

        窑里用的人,也大多数都是老山村人。

        他仍然延续了木工生产线的作法,采用流水线的方式。

        在生产水泥的过程中,每个人只能接触到一种工艺。

        人与人之间,也不准相互打听。

        像是混合粉料这种关键的步骤,更是由何连生手底下的几个心腹亲自执行。

        不仅如此,杨墨还请庞县尉派来了十个土兵,守在窑厂门口。

        没有杨墨的准许,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这三口大窑。

        头批水泥很快就出窑了。

        与此同时,杨墨又安排了民夫们在北河中淘挖沙石,筛制砂料。

        搬运此前烧制好的青砖,准备正式展开城墙的修复工作。

        杨墨准备采用混凝土加干毛竹,先浇筑出墙体的框架。

        再往其中直接填入大块石料,贯注水泥砂浆固定。

        混凝土框架外围,再以青砖围砌,保持城墙外部的统一性。

        这样建造出来的城墙,堪比碉堡。

        决对比一般的夯土砖石组构更加牢固。

        从浇筑基础开始,木工就成了工地上的中坚力量。

        木工们组模的同时,混凝土的制作也同时展开。

        这一天意义重大!

        不仅郑仕弘闻讯赶来,就连县里的几个有头有脸的豪绅,也忍不住赶来码头上观摩。

        杨墨并不阻止他们观看混凝土的配比过程。

        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好隐藏的了。

        只要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他就不怕有人能仿制出水泥来。

        郑仕弘和几个豪绅看过一阵就各自离开了。

        当晚,工地上却发生了一件怪事。

        深更半夜的,居然有人爬到的新浇灌的框架上,探头探脑的在里面捞东西。

        被民夫们发现并喝止后,很快就逃进了黑暗里,不知所踪。

        杨墨听到民夫们的汇报之后,只是冷笑了两声,并没有往深里追究。

        这肯定是县里的几个豪绅中,有人在打水泥的主意。

        成品水泥每天都有杨墨安排的专人看守。

        当天调配的混凝土,也一定会全部浇筑到模板中去。

        白天众目睽睽之下,杨墨又特意交待过,不允许任何人私藏水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