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流水线-第2/3页





        几辆车子都已经初见雏形。

        其间他又打制了两幅连弩,藏在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每天早上他都会抽个空当,去后山转悠几圈。

        自从给连弩加装了瞄准装置以来,他的猎获就逐渐丰富起来。

        野兔,山鸡,松鼠,甚至连警惕性很高的白鹭都打到过几只。

        趁着去镇上卖猎物的机会,他又去了趟铁铺,找铁匠打制了七辆车子的配件。

        眼见镇上的难民越来越多,他的信心就更足了。

        这几天,村里人时不时瞧见他拎着猎物回家,都羡慕的直流口水。

        当他们听牛婶说,在杨墨家做工不仅管饭,一天还能有一个大子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时代,除非身怀技艺的匠人,才能去铺子里做工赚钱。

        庄稼汉只会侍弄田地,土里刨食,哪有机会赚到工钱?

        只要有人能让他们一天三顿吃饱饭,不要钱他们都愿意干。

        家里省下的口粮就可以拿来缴税,自己还能混个肚儿圆。

        这天,杨墨才从山上下来,还没走到家门口,远远的就看见自己家门前乌泱泱围了一大群村民。

        妻子高媛媛被村民们围在中间,急得面红耳赤,连手都不知道该放在哪儿了。

        “杨家娘子,你跟墨哥儿说说呗,让我家那口子也来帮忙,两天一个大子都成。”

        “我家小子也愿意来,钱不钱的无所谓,管饭就成!”

        “杨家的,我们家有两个壮劳力,两个算一个,保你划算!”

        “您一定要帮帮我们,我家人口多,我娘还瘫在床上呢!”

        ……

        杨墨远远看见这火爆的场面,大感意外。

        村里人的难处他不是不知道,他早就有心思把村民们组织起来。

        只是木工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

        自己一个技术工,配两个杂工,还勉强能运作开。

        再招也只有杂工,无济于事,只会把自己这个唯一的技工累死。

        可这小小的南嶂县,能有多少木工熟手?

        杨墨早就打听过了,十里八乡的木匠,不是让镇上的车马行雇走,就是被征调到了府城服役,根本就招不到木工。

        这几天,他正为这事着急,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可行。

        那就是仿照后世的流水线,把制作车辆的工序拆分成单一工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