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发现-第2/3页





        就比如曹操,苏凡不觉得项羽能力比得上曹操。

        可能唯一比得上老曹的,就是个人武力了。

        当然那是历史上的项王,如今的项羽还只是项少羽,一个想要复国的热血青年。

        但是苏凡对于他们依然没什么好感,而且如今大秦一统天下,他们复国,那就是造反,大一统下,虽说秦法严苛,至少还都能活下去。

        而且明显,大秦也开始有军功转变为了民政了。

        一旦战乱,最受不了的那就是底层的百姓,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

        战乱一起,地方上,根本无法耕种粮食,没有田里的粮食,那些富足贵族,都能够滋润的活下去,而他们则都只能饿死。

        项羽他们复国,也许有一些拳拳报国之心,然而最终倒霉的还不是一群百姓吗。

        作为后世之人,虽说他活了几百年了,前世的一些思想,依然还存在一些的。

        所以他对于项羽,墨家这些复国之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就算是张良也是如此。

        在他看来,大秦没什么不好的,别看大秦之法严苛,但是这对于底层的百姓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那些官吏,可不敢在地方是鱼肉百姓,那可是真的要被砍头的。

        纵观历史,那些大王朝之中,论治理官吏,绝对是大秦最为的清明。

        其实后世也有想要学习嬴政,那就是朱元璋,可惜那个时候,儒家已经完全掌控了官场,即使是朱元璋也很难抗衡。

        所以他用杀头,来不断的震慑,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皇权不下乡,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太弱了。

        大秦不同,大秦官府,那可是笼罩村里的,那些乡老什么的,可都是吏胥,也是属于大秦官府行列的。

        而且大部分都是军中弟子出身,这也算是大秦对地方的掌控。

        可惜,这么好的制度,从大秦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汉代也有乡老制度,却也只是形式罢了。

        苏凡时常在想如果大秦没有二世而亡的话,那么儒家无法取代法家,未来的华夏是什么样子的。

        提前进入了法治的时代。

        当然这也只是想象罢了。

        这些想法,也只是在苏凡脑海中浮现一会儿,随即苏凡看向王展:“那村子不简单,和你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你现在还想要过去,将他们都抓起来不成?”

        “那很可能就是帝国的造反势力?”

        王展忍不住道:“如果能够将他们抓住,那也是一份大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