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阴阳失调



        各位看官,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塞外游牧民族纷纷趁乱建立自己的政权,扰乱中华,其中以五大胡人部落为代表。匈奴族、鲜卑族、羯族、羌族、氐族,这五大胡人部落,共建十六国,史称五胡乱华。公元四三九年,鲜卑族逐渐强大,鲜卑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四九三年,鲜卑孝文帝拓跋宏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之后不久,便分裂为东魏、西魏,被北齐与北周取代,北魏灭亡。

        北魏从建国到分裂为东魏、西魏,共历二十帝,享国一百四十八年。

        这二十帝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敬寿帝拓跋余,景慕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文景帝元愉,孝明帝元诩,隐帝元法僧,少帝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顺帝元颢,惠哀帝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

        鲜卑胡人进入中原,起初是到处烧杀抢掠,使人丧国丧家,中原人谈胡色变。因胡与狐同音,中原人把这些胡人的言行叫做胡扯八道、胡作非为、胡言乱语、胡诌八扯、说胡话、胡乱来等,之后便逐渐演义为狐狸精魅惑人的故事,把那些专靠卖弄风骚来勾人魂魄的女人称作狐妖、胡媚子、狐狸精。

        本书说的是关于洛阳发生的狐媚事件。

        敕勒川灵狐洞有一个千年狐仙和她的三个孩子,红儿、蓝儿和黑儿,为了报仇雪恨,来到洛阳,扰乱宫廷,最终捣毁了大魏的江山。

        话还得从北魏第九位皇帝宣武帝拓跋恪说起。

        这拓跋恪为孝文帝拓跋宏次子,母亲是文昭皇后高照容。拓跋恪十四岁被被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时父亲孝文帝突然驾崩,太子拓跋恪在鲁阳即皇帝位,是为宣武帝,年号为景明。

        宣武帝拓跋恪居丧期间,政柄委任六辅主政。你道是哪六辅?北海王拓跋详为司空公,咸阳王拓跋禧为太尉公,广阳王拓跋嘉为尚书左仆射,任城王拓跋澄为尚书右仆射,这是四位皇叔,此外,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宋弁为吏部尚书。

        有一位重要人物,皇叔拓跋勰,考虑到自己功高震主,辞官不受,回徐州专任彭城王。

        果然如拓跋勰所料,宣武帝拓跋恪登基第二年,随着自己年龄的逐渐长大,从政的经验逐渐积累,拓跋恪便废掉六辅,亲自揽政,独掌大权。拓跋恪先是扩建新都洛阳,巩固孝文帝改革,接着改革姓氏、选美造庙、御驾亲征,对南梁及北方柔然发动一系列战争,国势盛极一时。

        却说那年腊月,洛阳下了一场大雪,北风呼啸,风卷鹅毛,直下了七天六夜方停。

        雪刚停,按照皇后万忸于蕙的吩咐,皇宫的嫔妃带着一班宫女,各自走出寝宫,来到慈宁宫花园玩雪。

        她们堆雪人,打雪仗,晒太阳,红男绿女,欢歌笑语,好不热闹。

        恰在这时,乾清宫那边,只听得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进了乾清门,穿过坤宁门,再过交泰门,只见一班人马径直进入慈宁宫花园。

        待马蹄声离得近了,众嫔妃停止玩耍,屏住呼吸,抬眼望去,远远地看见三匹骏马立在雪地里,中间是一匹枣红马,两边是两匹五花马,马上分别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