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王摩诘,西施咏-第2/3页





    “苏州府的钟家班,昆曲团。那位正在指点的就是班主钟连梁老师。”

    走过去正看着钟连梁指点一个旦角持拈花指,嗓音收拢,细细的如琵琶一挑,糯米团子的感觉,耳朵根子里都软软的舒服。

    “哟,陈总。”

    钟连梁挥挥手,示意那位旦角去忙自己的事情,站在一旁,扫视了一眼陈援朝以及后面的人,这些人气质不一样,一看就是久居上位的人。

    “钟班主,给您介绍一下,卫视台的陈台长。”

    “陈台长,这位是钟班主。”

    钟连梁赶忙上前一步握手,陈援朝也是笑呵呵道:“幸会幸会,我年轻的时候,在昆山也经常听苏晓月的戏。”

    “水磨唱腔,昆山一品苏晓月。大师级的角儿。”

    钟连梁听这位台长居然知道这些,顿时心中也觉得舒服。

    陈昆心中也暗暗佩服:这个陈援朝,果然也是个玲珑人,什么人说什么话,让人如沐春风,怪不得能在卫视台坐稳位子还没人来挑事儿。

    他从赵耀那里得知,几个副台长都是能力出众之辈,可偏偏坐上台长位子的陈援朝不是个业务疯狂的人,工作上的态度也只是端正刻苦,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让几个能力强悍的副台长都是舒舒服服,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仔细想想。这莫不是中庸之道?

    还是说陈援朝玩平衡玩的好?

    陈昆这些就知之甚少,但却也觉得陈援朝绝非简单的人。

    说了一会儿。东拉西扯了一些往年的名角儿,竟然是如数家珍一般地往外倒腾。更是让华永军也惊讶了三分。

    更别说赵耀和夏桂农了。

    “咦?那些小姑娘……应该就是陈总麾下的东瀛少女团了吧。”

    陈援朝突然惊讶地看着水榭楼台上的几个少女正在摆姿势。

    旁边是几个钟家班的女角儿在那里给她们拿捏身子,摆姿势踢腿弹腿抖手压身还有小步子莲步都很废力气,旁边的翻译更是累的不行,要不是陈昆给的钱足足的,这活儿一般人还真做不了。

    “陈台长好眼力,确实就是她们。”

    陈援朝在园子小湖的长堤上看过去,回头对陈昆道:“这些小姑娘语言上没问题吗?外国人说中国话,总归是不得要领。这唱戏……”

    陈老板笑了笑摇头道:“陈台长,又不是让她们唱戏。是唱歌。唱戏的话,十天半个月哪里来得及,她们的中文很一般,但唱歌的话,主要是记住调子就行,咬字就算不精准,也无伤大雅。”

    他看了看陈援朝的表情,见他若有所思,于是继续道:“最重要的是。一上来,要的是新鲜,等新鲜劲头一过,中文也已经练好了。到时候,唱中文歌就没有任何压力。而且基调也早就定了下来,走古典传统。风格放在那里,我相信。这种定位,对于现在习惯于追溯古典美的时尚。也算是重磅炸弹吧。”

    直言不讳地说着这些,陈援朝心中也明白,单单说走古典风,其实不算什么,这么多年下来,港台走古典风的还少么?就算号称小天王的周杰伦,走中国风也卖不出东方神起的那种数字来。

    说白了还是受众的选择权其实很宽,还有一点,新鲜感的充分程度不够。

    陈昆和藤原金寺在大阪府的时候就想过一个问题,不论是j-pop还是说欧美流行都不足以支撑东亚娱乐市场的最广大消费群。

    j-pop不能够做到,是因为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从消费习惯和情感出发,都注定不可能是最大范围的流派。

    而欧美流行基本上等同,然后就是文化上的冲突,有些名曲在欧美可能会是非常的感人,可到中国可能就是觉得这歌还不错可以听听。

    港澳台的音乐人把很多东西都做烂了,内地虽然也未必有什么惊艳之处,但在民族风上,确实做到了大街小巷脍炙人口,当然从格调上来说,因为“俗”的缘故,反而会被精英阶层给否定。

    也就是说,众口难调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所以陈昆和藤原金寺研究了一番,有一个大胆尝试,就在漫展和博览会上的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