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单章庆祝和分享一下-第5/6页
想象一下,当“欢迎来到本市最大动物园”响起的时候,你,拿着ak,手持手雷,背后跟着的是无神论者的军团,九尾狐大队,一个旧神,就连在里世界都有苏维埃的光环相伴。
而且,你非常的确定那家伙是个不满八岁的b级智障,患有一天刷新一次记忆的失忆症,喜欢在海洋馆玩,有阴影穿梭的权能,爱好是把鱼捞到地上,把大象扔到水里,最喜欢兔耳朵,闲来没事就捏个兔儿人,有时候会给其他东西捏上兔儿,甚至于自己也有时候会带上兔儿客串一把兔男/女郎。
这么看,你就会发现,这丫的一点也不恐怖。
归根结底,大部分的恐惧都是来源于火力不足的。
所以,想要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就必须要合理地把控主角的强度,不能让他一下就把鬼怪给一枪打死,否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打个比方,在《幽灵线·东京》一开始男主获得了特异能力,手指发风弹,神挡杀神鬼挡灭鬼,但是在中途能力被反派封印了,就突然变成了恐怖游戏。
当然了,这种方法用了最多也只是用了,不用就大不了写崩。(请原谅我蹩脚的语言,大意就是你不得选择,要写恐怖小说就只能这样,我倒是非常期待你的创新,要是可以写出一本主角全面碾压鬼且没有更高位还能吓人的就好了)
最后一个,主要是应用于群像的,最常见于推理小说,当然还有一些克系的小说,名为不确定性。
通过移情的作用使得大部分的读者喜爱上两个及以上的人物,然后就是随机煞人狂或者是看谁都像蝼蚁的惊悚路线反派。不确定“彩票花落谁家”的感觉确确实实地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身上,从而让每个角色都有着0.8倍的(1倍指的是一个人准确地被锁定)焦虑。
如果读者移情的人数够多,那么非常容易造成远超一倍的恐惧。但是问题来了,群像太多或者太少,描写能力不够让读者移情,这些对于小说来讲都是致命的打击。
------------分割一下-----------
无时不刻的窥探感,非常社会性的打击。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对于目光的恐惧也是刻在了dna里面的,属于异类的目光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危险,而属于同类的窥探的目光大多数都意味着恶意。
不过,关于目光带给人的恐惧感大多是和社会认同感有关的,这里我不想多讲,实在是太麻烦了。
对于让目光产生恐惧,不只是简简单单地“画着一个眼睛”那么简单,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产生窥探感觉,是“虽然只是画的,你却感觉好像真的有人在后面”一样。
下面让我来举一个例子:
“他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手机,讨厌着舞台上那‘噢,罗密欧’的无谓侨情台词,其他的观众也是这样,大多是在睡觉,互相交谈。但是他感觉突然安静了下来,抬头就看到了先前表演,交谈,睡觉的人,都转过了头来,目光齐齐注视着他的身后……”
如你们所见,不是“在舞台上被所有人注视”才会有效果,看向一个你不明了的东西效果甚至会更好。因为大部分整齐的目光看的大多是极具危险性的东西,而你还不明了,这也就间接地传达了一个暗示—小伙子你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